感应淬火前的预备热处理有三种
感应淬火前的预备热处理一般有三种,退火处理(球化退火)、正火、调质处理。
对于退火工艺主要应用于高碳钢如弹簧钢材料和轴承材料。感应淬火前的预备热处理具体采取什么形式,主要是根据图样要求,也有部分客户提出要求,我们根据使用要求制定相关的感应淬火技术要求。
对于感应加热,由于加热时间短,基体***越均匀,产生完全奥氏体的可能性越大,冷却时产生完全马氏体的几率也大,直接影响表面硬度和感应淬火深度。调质后的碳化物更均匀,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于碳化物易溶解于奥氏体内,速度快,均匀充分,得到的硬度高、均匀。调质硬度越高,其碳化物颗粒越细越均匀,则溶解效果越好。因而调质(球化退火)材料感应淬火效果好,可以得到良好的表面硬度、淬硬层深度和金相***。
正火材料次之,正火材料感应加热时间相对调质产品要长,也可以得到良好表面硬度和金相***。由于正火(退火)的原始***为片状珠光体和铁素体,正火易出现大块状或网状铁素体,***不均匀性增大;短时间的快速加热而导致碳化物来不及充分溶解,即使溶解了也不能充分扩散,合金元素也不能扩散均匀,奥氏体短期内无法达到均匀化,原珠光体区域富碳,原铁素体区域贫碳,淬火***中存在低碳马氏体,影响感应淬火硬度和硬化层深度。
铁路尖轨采用中频淬火电源进行热处理的具体工艺
尖轨必须有足够的弹性与刚度,来满足其工作需要。其技术要求为:尖轨淬火后,其显微***为索氏体十量的铁素体,淬硬层深度gt;10mm,断面硬度为34-38HRC, 表面硬度gt;320HBW。为满足上述要求,很多厂家采用中频淬火电源进行热处理,效果良好。
通常尖轨热处理采用感应加热淬火表面强化处理,采用降低工件移动速度喷雾淬火和先加热冷却小端,然后再移向末端的工艺措施来改进淬火质量,并采用尖轨淬火机床完成其淬火过程。为此设置淬火引轨夹具,采用液压缸升降支架对工件进行预弯变形措施,生产中发现尖轨淬火后畸变量大,弯曲变形高度达150-200mm,使工件校直量加大,甚至造成部分尖轨失效,同时畸变量大导致尖轨寿命减小。
分析认为,尖轨感应加热喷雾淬火生产中,工艺程序和参数调节主要靠手动调节,带来的操作误差、迟误等人为因素,使尖轨淬火后畸变量增大。为此,我们把各参数的手动调节改为动态调节,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和迟误等不良影响,使尖轨的淬火畸变大大减少,弯曲变形高度为35-45mm,是原来变形量(150-200mm)的1/5一1/4,满足了技术条件和生产要求,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尖轨经中频淬火电源感应淬火后,其显微***为索氏体十量的铁素体,淬硬层深度gt;10mm,断面硬度34-38HRC,表面硬度gt;320HBW,力学性能指标达到产品技术条件。更好的是此工艺适合大批量大规模生产,可以大大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
中频加热设备淬火热处理工艺应用!
中频加热设备凭借其特殊的加热原理,当前在机械加工行业当中非常受热处理厂家的青睐。
中频加热设备应用在金属淬火热处理加热时,针对不同材质的工件主要看含碳量的变化,我们配套的感应圈离工件的距离也要做稍微的调整。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中频加热设备正在工作时的淬火火花鉴别法,检查工件在砂轮上磨出的火花,可大致知道工件的含碳量是否有变化,含碳量越高,火花越多。
另外一种科学的鉴别方法,就是用直读光谱仪鉴别钢材的成分,现代化的直读光谱仪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工件材料的各种元素及期含量进行检验并打印出来,可确定钢材是否符合图样要求。排除工件表面贫碳或脱碳因素,较常见的是冷拔钢材,材料表面有一层贫碳或脱碳层,此时表面硬度低,但用砂轮或锉刀去掉0.5mm后,再测定硬度,如果发现该处硬度比外表面为高,车床导轨淬火设备视频,并达到要求,这表明工件表面有贫碳或脱碳层。
以工件花键轴为例,当我们采用中频加热设备进行淬火时,淬火后硬度不均匀分析原因可能有一下几点:
1.工件材质可能有问题,可能材质含杂质多。
2.淬火时候工艺参数确定不合理。
3.可能出现的,就是感应圈制作不合理,造成的感应圈离工件远近不一,而造成加热温度不均匀,造成工件的硬度不一。
4.检查冷却水路和感应圈的出水孔是否流畅,否则也会引起硬度的不均匀。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