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图的常规布置 根据砂石生产线骨料生产工艺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场地,根据开采标高,将一次破碎建在山上,减少原材料的运输距离;缓冲堆场、破碎、筛分、成品料堆等利用地势并结合生产工艺流程,分台段布置,即可减少土方,又可缩短皮带输送距离。 厂前区,布置有食堂、浴室、库房等。厂前区与生产区分区设置,可有效减少生产所产生的噪音、粉尘等对其的影响。 在靠近厂外道路的方向,布置大门。根据物料运输量,在进入生产区的道路上,布置汽车衡,对骨料成品进行计量。
不同地形条件下的总图布置规律地形,对其的描述通常说成“起伏较大”和“较平坦”两类。实际上,对于骨料生产线的布置,“地形起伏较大”的更适合。究其原因,是由于骨料生产流程的特殊性:车间之间均由皮带连接,车间出料,车间入料,地下(地面)出,高空入。合理的台段高差,砂石生产线***设备,能够缩短运输距离,但存在返料的两个车间,车间标高尽量一致。如何结合地形布置出 合理的总图,对设计者是一个考验。鉴于骨料生产线占地面积不大,但内部连接的复杂性,结合实际设计,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一破位置的总图布置,根据生产规模不同,河卵石砂石生产线,一破入料料斗和出料皮带标高差也相同,台时产量500t的标高差在12m左右,台时产量 1000t的标高差在14m左右。地沟施工的成本较高,太原砂石生产线,为了避免出现地沟或大的地沟,通常会选择一处能有台段差的位置放置一破,并且保证有足够大的卸料平台,一般50m*50m,运矿车型的不同大小也有差异。
(2)破碎和各级筛分之间,由于局部车间之间存在返料,车间布置在一个台段比较合适,根据输送角度及车间内部竖向标高,计算经济合理的车间之间的输送长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