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0年起,李官奇开始湿法小试,搞了一年半,包括自制设备,干法纺丝实验也搞了二年半,这其中也包括自制设备;干喷湿纺法又进行了一年。后,根据3种小试工艺数据结果确定了湿法的中试工艺、路线。他还根据中试工艺要求设计制造了中试设备,安装了1条生产线,进行了3年的中试。在这3年当中,他大小实验做了200多次。实验的***是对动物蛋白质、植物蛋白质,特别是大豆蛋白纤维物理性能和指标进行创新。他通过各种牵伸倍数,得出不同牵伸倍数的强度。尽管有了强度,但由于纤维模量大,太硬。为解决这个问题,他采用了降低模量的处理办法,使纤维达到柔软程度,还要通过纺丝工艺参数和纺丝设备工艺使纤维有很好的导湿快干性、透气性和适中的吸湿性;使纤维圆形截面改变成哑铃形和不规则的三角形截面。并且使纤维的表面产生沟槽凹凸现象,有一种海岛结构。通过仪器检测,既有天然纤维的良好透气性,也有化学纤维的快速导湿性。
李官奇先生入选2010年度纺织服装行业十大风云人物入选理由:李官奇历时10年艰辛探索,从榨过油的豆粕中,神话般提取世界第八大人造纤维,并拉丝成线、纺纱成布、染色成衣;他让中国在世界上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纤维原创技术;他结束了世界人造纤维发明没有中国人名字的缺憾。相关预测,未来10年,健康大豆纤维李官奇,大豆蛋白纤维可占国内10%的市场份额,即需求量将达到150万吨,其市场远景将达到上万亿元。目前申请专利21项。获得荣誉: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专利金奖、中国发明协会第二届发明创业奖等。
2001年,在欠下一身债、耗资3000余万元后,大豆功能性纤维李官奇,前后试验了800多次,他终于成功。2003年9月,他应邀出席在奥地利召开的世界人造纤维学术会议,大豆蛋白纤维被确认为“世界第八大人造纤维”,正式载入人造纤维发明史册,使我国成为目前***能工业化生产纺织用大豆纤维的***。同年12月,李官奇获世界知识产权***发明专利金奖和中国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金奖。拿到专利证书后,李官奇并未就此罢手,他就想法促其变成产品。他说,大豆纤维主要从大豆豆粕中提取,属于废物综合利用,功能性大豆纤维官奇李,成本也低,仅为真丝的三分之一,羊绒的十五分之一,前途无量。2005年,由他创建的年产120万件(套)大豆纤维***生产线在滑县建成投产,终端产品投放市场,引起世界轰动。但他还不满足于此。从2002年开始,云南李官奇,他还课题对大豆纤维的性能进行研发,先后研究成功让其有抗紫外线功能、抑菌功能和负氧离子功能等,使得终端产品呈现多样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