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渣锥的作用
随着用户对钢材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需要不断的提高钢水质量。钢包钢渣中FeO含量通常为1O%~17%(平均按13%计算),钢水精炼时,以使用铝脱氧剂为例,每100公斤顶渣消耗的铝脱氧剂为3。减少转炉出钢时的下渣量是提高钢水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转炉出钢时进行有效的挡渣,可以减少钢水回磷,提高合金收得率;减少钢中夹杂物,提高钢水清洁度;可以减少钢包粘渣,提高钢包包龄;同时可减少耐材消耗;也可为钢水精炼提供良好的条件。各国为完善挡渣技术,发明了几十种挡渣方法。
挡渣塞为一类似半球状并带有一直径较小的导向棒的耐材制品。后期渣,出钢后期至出钢结束阶段,转炉出钢到钢包的下渣量中,前期渣量大体占30%,涡旋效应从钢水表面带下的渣量约为30%,后期渣约40%。在转炉出钢后期将挡渣塞导向棒部分在炉内插入出钢口,半球部分悬浮于钢水与渣液界面上,当钢水流尽时,半球挡渣塞堵住出钢口,从而防止渣流流入钢水包。采用挡渣塞出钢,挡渣塞命中率98%以上,挡渣有效率可提高到96%以上,这项新的工艺显著地降低了钢水中硫磷的含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意味着降低了能耗,减少钢水的温度损失,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
转炉吹炼结束向盛钢桶(钢包)内放出钢水而把氧化渣留在炉内的操作。出钢时使氧化性渣和钢水分离是炉外精炼的要求。挡渣出钢可以减少钢包耐火材料的消耗,减少回磷,提高钢水质量,减少炉后铁合金的消耗,减少后续工序中合成渣的用量,缩短后步精炼工序处理时间。钢包内的二次精炼适于在还原条件下进行。采用挡渣出钢,避免出钢带渣对提高炉外精炼效果是重要保证。挡渣出钢技术主要是针对汇流旋涡下渣而开发的。有挡渣球、挡渣塞、高压气挡渣、挡渣阀门、下渣信号检测等各种方法。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