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渣锥结合剂选择:
结合剂的选择,要求生产出的挡渣锥具有一定的强度,便于搬运,同时其他指标也要满足使用要求。 由于水玻璃和超微粉两种结合剂都存在脱模时间长, 且脱模后耐压强度低的问题,搬运易损坏,因此不适合作挡渣锥的结合剂。
挡渣出钢可以减少钢包耐火材料的消耗,减少回磷,提高钢水质量,减少炉后铁合金的消耗,减少后续工序中合成渣的用量,缩短后步精炼工序处理时间;还可以减少耐火材料的消耗,为钢水精炼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转炉应该采用挡渣出钢。
挡渣锥促凝剂选择:
为便于生产施工:还需添加少量促凝剂,缩短浇注料凝结时间.提高模具的周转和台座的利用率。促凝剂品种较多,应根据基本组成材料选择适宜的促凝剂。从促凝效果看,对以水泥为结合齐时、三聚磷酸钠为分散剂的系统来说,使用硅酸钠、氯化钙、氯化镁和铝酸钙4种促凝剂都有促凝效果,根据促凝剂的效果与价格、安全及环保等,选择氯化钙为促凝剂较佳。在转炉出钢时采取有效的挡渣操作,是改善钢水质量的重要举措,既可以减少钢水回磷、回硫,提高合金收得率,减少钢水中夹杂物,提高钢水洁净度,还可为后续精炼创造条件。
在转炉出钢过程中,由于转炉渣的密度小于钢水而浮于钢水面上,因此转炉出钢时的下渣包括三部分:前期渣,转炉倾动至平均38°~ 50°出前期渣,过程渣,前期渣之后开始出钢,临近出钢后期可观察到钢水的涡旋效应卷渣;保证挡渣锥质量,不仅要求材质比重合适,而且导向杆与挡渣锥塞体之间的缝隙必须用耐火泥填实烘干。后期渣,出钢后期至出钢结束阶段,转炉出钢到钢包的下渣量中,前期渣量大体占30 % ,涡旋效应从钢水表面带下的渣量约为30 % ,后期渣约40 %。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