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什么设备做调质比较好?
①一般多用炉调质:淬火延迟时间做不到,动作太慢。要是批量大、产品尺寸满足的话,连续炉可能会比较好,出炉到淬火之间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好
②延迟时间是指从后室到前室以至落入油槽这段时间太长吧?这个问题的确存在,尤其是对装炉致密度较小的薄小零件不利。
③虽然多用炉有转移时间,但和井式炉相比要短得多,零件没有氧化和脱碳,冷却效果也好很多,零件一致性很高!质量相当稳定,但受冷却介质的限制。不过多用炉调质成本也高。
④如果大件,在多用炉效果好,有保护,不会氧化,脱碳!小件我觉得网带是不错选择,比如40MM以下长度不超网带的宽度
a.成本低(相对多用炉)
b.产量大
c.质量稳定
d.工人劳动强度低
⑤在多用炉做调质淬火。加热温度与普通炉子是一样的。优点是保护汽氛加热淬火过程中,工件在炉内受保护汽体的保护。正常情况下产品不易氧化脱碳。炉气碳势设定在0.5就可以。碳势太高炉内容易积炭,也是浪费。碳势太低影响下一炉渗碳产品。
40Cr钢的调质处理
1)开炉淬火,不能一口气淬完,应视炉温下降程度,中途闭炉重新升温,以便前后工件淬后硬度一致。
2)要注意冷却液的温度,10%盐水的温度如高于60℃,不能使用。冷却液不能有油污、泥浆等杂质,不然,会出现硬度不足或不均匀现象。
3)未经加工毛坯调质,硬度不会均匀,砼泵管内壁淬火生产线供应商,如要得到好的调质质量,毛坯应粗车,棒料要锻打。
4)严把质量关,淬火后硬度偏低1~3个单位,可以调整回火温度来达到硬度要求。但淬火后工件硬度过低,有的甚至只有HRC25~35,必须重新淬火,能只施以中温或低温回火以达到图纸要求完事,不然,失去了调质的意义,并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在调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材料化学成分,同样的一个牌号的材料,其化学成分可能不同,就得采用不同的淬火温度,
2、工件形状,对于长细的杆件类零件、薄壁类零件,热处理变形量较大,后校正工件量大
3、零件的尺寸,拿45钢来说,临界淬火尺寸9-14mm,设计者不了解热处理,机加后就要调质。他们不管你淬火后裂不裂的问题,一旦裂了,就说你“什么水平”遭来鄙视。
4、铸造类零件调质:有的铸件铸造质量本来就差,气孔,疏松,夹杂,一大片的铸造问题,淬火开裂后说是你热处理淬裂的。
5、材料混料,相信搞热处理的同行们都遇到过,碳素钢和合金钢没有分开就送来热处理的。
6、设备问题,在回火时,设备“跑温”,升高了,调质后硬度低,又得重新淬火,再次来过。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