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制品废水处理设备
我国是豆制品的消费大国,每年用于豆制品生产的大豆就需600万t左右。
豆制品生产过程排放大量的废水,按原料计算排污系数约为20m3废水/t大豆,每年废水排放量达1.2亿m3。豆制品废水是一类典型的易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来源包括:浸泡大豆的废水(泡豆水)、压榨豆腐产生的黄浆水以及生产车间的设备和地面冲洗废水等。二、用途平流式溶气气浮机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给排水及废水处理中,它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SS,同时也能降低不可溶性COD。
泡豆水和黄浆水浓度较高,COD可高达15 000~25 000mg/L,水量占总废水量的25%~35%;清洗水和其他废水浓度低,COD约为400mg/L。豆制品废水中主要含有大分子蛋白、小分子寡糖、有机酸、色素类物质和盐类等污染物,BOD5/COD一般为0.6~0.7,极易生物降解。(4)两相厌氧发酵工艺:采用两相厌氧发酵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的研究表明,废水经过产酸器,HRT为3h,大部分有机物降解成中间产物,VFA从300mg/L-1上升到2000~3000mg/L-1。
豆制品废水的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厌氧—好氧联合处理工艺,包括UASB-SBR、UASB-A/O、UASB-MBR、UASB-接触氧化、MIC-A2/O等形式,这类工艺处理效果较好、应用范围广且可以回收沼气。
但厌氧处理水力停留时间长、基建***高、对运行管理要求高、启动及驯化时间长;采用一体化的钢体结构,具有占地面积小、灵活、耐用、基本无噪音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相对***不大,处理工艺仍采用生化处理。高浓度悬浮物进入厌氧系统易产生浮渣层,降低设施容积利用率;废水易酸化,且水质水量波动性大,使厌氧系统需要投加大量的碱来保证适合的反应条件,同时厌氧单元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受到限制。
另一类是多级好氧处理工艺,包括多级接触氧化法、两级SBR工艺、AB法等,这类工艺运行管理简便、处理效果能得到保证,在中小型豆制品厂有应用;但多级系统的实施中也增加了基建费用、污泥产量有所增加、能耗略高。
MBR工艺的优越性
MBR工艺的优越性
1)出水水质稳定。MBR能够进行的固液分离,膜单元能够截留可溶性大分子化合物和微生物,出水水质良好,可进行回用。
2)耐负荷冲击。MBR的微生物浓度远高于其他生物反应器,装置能够处理的容积负荷大,当进水的有机物浓度变化较大时,单位质量微生物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有机物质量,即有机负荷率变化不会很大,那么系统的处理效果也不会有很大变化。
3)工艺流程简单,工艺参数易于控制。
4)剩余污泥量少,降低了污泥的处理费用。
5)对氨氮和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良好。
6)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


食品工业包括饮料工业是耗水大户
食品工业包括饮料工业是耗水大户,由于原料广泛,制品种类繁多,排出废水的水量、水质差异很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固体物质、油脂、蛋白质、淀粉、胶体物质、酸、碱、盐、糖类、泥砂、致病菌毒等,这种废水的特点是有机物质和悬浮物含量高,易,其危害主要是使水体富营养化,以致引起水生动物和鱼类死去,促使水底沉积的有机物产生臭味,污染环境。针对该企业生产废水中动植物油含量高的实际情况,通过采用隔油-气浮的预处理措施,将污水中大部分动植物油去除后再进行好氧生化处理。
随着食品生产的不断发展,其废水排放量在不断增加,污染周围环境,损坏企业形象,食品企业希望寻找一种经济、的食品废水治理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系统特点
1、去除率高本工艺充分利用厌氧微生物水解能力强和附着生长好氧微生物氧化能力强的特性,实现了两种微生物主要功能的有机耦合和技术的集成,具有比常规处理工艺更高的有机物去除效率,可以处理悬浮固体含量高的有机废水。
2、节能工艺构造简单,基建***费用低,灵活性强,可以在高有机负荷率条件下运行。由于厌氧水解酸化反应器和滴滤床反应器几乎无需供氧,大幅度节省了能耗和运行费用。
3、运行稳定由于厌氧水解的适应能力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优于常规的处理工艺,也容易从冲击负荷中***,运行管理方便,适用范围广。
适用范围:食品厂、饮料厂、啤酒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