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铜元的发行看,除了清发行的铜元外,也有各地铸造的铜元,且发行量年甚一年。据梁启超所记各年份铜元铸额,光绪30年为1741167千枚,光绪31年是4696920千枚,光绪32年达1709384千枚,到了光绪33年已臻至2851200千枚,光绪34年回落到1428000千枚。如此一发而不可收的滥铸之风,自然令铜元日趋贬值。常用牌号:H59、HPb59-1、HPb59-3、H62、H65、H68、H70、H80、H90、C2600、C2680、C2700、C5210、C5191、C51000、QBe2。每100枚换银元1元。之后,铜板的种类增多,各省滥铸,铜板贬值。1935年guomin党实行法币政策,第二年发行新的铜辅币,有一分、半分两种,旧铜板多被销熔。紫铜是比较纯净的一种铜,一般可近似认为是纯铜,导电性、塑性都较好,但强度、硬度较差一些。紫铜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紫铜中的微量杂质对铜的导电、导热性能有严重影响。其中钛、磷、铁、硅等显著降低电导率,而镉、锌等则影响很小。紫铜还用于电机短路环,电磁加热感应器的制作,和大功率电子元件上面,接线排接线端子之类的。氧对铜的焊接性***。铋或铅与铜生成低熔点共晶,使铜产生热脆;而脆性的铋呈薄膜状分布在晶界时,又使铜产生冷脆。紫铜的用途比纯铁广泛得多,每年有50%的铜被电解提纯为纯铜,用于电气工业。这里所说的紫铜,确实要非常纯,含铜达99.95%以上才行,量的杂质,特别是磷、shen、铝等,会大大降低铜的导电率。普通紫铜在含氢或co的还原性气氛中加热时,氢或co易与晶界的氧化亚铜(Cu2O)作用,产生高压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气体,可使铜。这种现象常称为铜的'氢病'。
常用的铜合金分为黄铜﹑青铜﹑白铜3大类。
纯净的铜是紫红色的金属,俗称'紫铜'、'红铜'或'赤铜'。紫铜有良好的焊接性,可经冷、热塑性加工制成各种半成品和成品。20世纪70年代,紫铜的产量超过了其他各类铜合金的总产量。
铜及铜合金生产工艺
半连续铸造和连续铸造一样,都需要对浇注过程进行严密的保护。
(1)多数铜合金加热时的上限温度大约比熔点低100~200℃,相当于合金熔点的0.8--0.9倍左右。除了考虑合金熔点外,还要考虑合金***中低熔点相的数量、分布状态等情况。这些精度的关键因素有:轧制中心线的偏移要小,轧辊的水平度调整要确,各传动辊、偏导辊的平行性要好,开卷、卷取卷筒中心线与轧辊的平行性要好。如果加热温度过高,会造成晶粒过大、晶间低熔点相熔化,导致过热、过烧,严重时甚至无法进行热加工。![](http://img3.dns4.cn/pic/151427/p3/20160822141917_1010_zs_sy.jpg)
![](http://img3.dns4.cn/pic/151427/p3/20160822141914_3978_zs_sy.jpg)
![](http://img3.dns4.cn/pic/151427/p5/20160822142258_0637_zs_sy.jpg)
![](http://img3.dns4.cn/pic/151427/p5/20160822142303_4350_zs_s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