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泥的成分:炮泥是一种不定型耐火材料,其组成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耐火骨料和结合剂。无水炮泥炮泥的特点:耐压强度20Mpa,在高炉开口机开口时开口容易,而且抗冲刷性能较好。常用无水炮泥原料一般以刚玉、高铝矾土、碳化硅、粘土及焦粉等,为了改善炮泥性能,提高其强度及耐侵蚀性,已开始采用金属硅、金属铝、绢云母粉、氮化硅铁等原料,各种微粉以及超微粉原料的添加进一步的提高了其致密度及烧结性能,无水炮泥通常采用焦油、二蒽油、树脂作为结合剂。
结合剂加入量对无水炮泥性能的影响:焦油的加入量对无水炮泥的性能影响很大。耐火骨料指刚玉、莫来石、焦宝石等耐火原料和焦炭、云母等改性材料。随着结合剂加入量的增加,无水炮泥的可塑性变好,但是体积密度变小,显气孔率增大,常温耐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减小,烧后线膨胀变小。由于无水炮泥在压炮时须有较好的可塑性,而使用过程中又需要有良好的抗冲刷及抗侵蚀性能,因此,无水炮泥中焦油的加入量应有严格的控制范围,通常在12%~25%。
对于炮泥的要求,一般认为有的方面:较高的耐火度,能承受高温铁渣熔液的作用;较强的抵抗铁渣溶液的冲刷能力;适度的可塑性,便于泥炮操作和形成铁口泥包;良好的体积稳定性,在高温体积变化小,不会由于收缩而渗漏铁水;能够迅速烧结,并且有烧结强度;开口性能良好,开口机钻头容易钻孔。现在的无水炮泥的特点有:首先具有强度适宜、增塑、无潮、抗蚀、烧结速度合适等等一些特点。当出铁口需要出铁时,出铁口孔内的炮泥能很容易被钻通,及时出铁,确保高炉炉前出铁作业的顺行,减轻炉前的劳动强度。
炮泥的原料组成及特性:润滑与烧结剂。软质粘土是高炉炮泥的重要成分之一,起增加塑性和提高烧结性能的作用,但粘土加入量过多,易使炮泥在高温下收缩增大,低熔点物相增多,降低炮泥的体积稳定性和抗侵蚀性。但加入量过多时,可能由于结焦使得无水炮泥中空隙增大,体积密度减小,强度下降,所以无水炮泥的性能在沥青加入量为9%~15%时达到较优的水平,过高或过低的沥青加入量都会影响炮泥的性能。一般加入为5%~10%。从堵口炮泥液化变软到变硬,大约需要20—30分钟。因此,用无水炮泥时,要堵上铁口20分钟后再退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