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人们生活,离不开电线电源,电线的原材料有铜、铝等,一般我们都会选择比较耐用的铜电缆。在视产品质量为生存根本的电缆企业眼中,T2紫铜杆已然成为标配的生产原料,是高品质生产的道关卡。无氧铜杆是基本不含氧也不含任何脱氧剂残留物的纯铜。按标准规定,氧的含量不大于0.02%,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铜的纯度大于99.95%。相较于普通铜杆,无氧铜杆具有纯度高、含氧量低、导电率高、加工性能好等优良特性,且外观光洁,表面圆整,刺、裂纹、起皮及夹杂缺陷,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
我们只知道这个上引法生产的T2紫铜杆,却不知道这项技术。今天铜麒从这从起源给大家讲一下:上引铸造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芬兰发明的技术,适合含氧量在≤20ppm的无氧铜杆的铸造,一般铸造规格为¢8—18mm,该种上引无氧铜杆塑、韧性、无氧化、无夹杂、线坏质量稳定,适用于各种超细线材例如电子引线、仪表用超细线材等,细可拉制¢0.001mm的电子工业用线材。该工艺属于***小、收益快的生产技术,但上引铸造速度较慢,必须采用多线连续上引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在上引制坯技术方面普遍采用二炉合一、三炉合一的潜流式炉型结构,该种炉型密封性能,液流过渡无暴露,减少了金属氧化吸氧的倾向,是目前无氧铜线杆生产的主要方式,当前已可实现24条线同时上引,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是目前紫铜系列线材应用较为广泛的制坯技术。在合金品种方面,上引连铸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突破,在广东金一百实现了利用黄杂铜上引铸造黄铜线坯,为该技术在铜合金线坯制造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改变了传统上认为上引法只适用于生产纯铜产品的观念,同时该方法在高铜合金如:银铜等线坯制造方面也有良好的应用范例。
各种漆包线中应用的是都是低氧铜杆,原因是低氧铜杆是连铸连轧,相对无氧铜杆而言,低氧铜杆对漆包线的性能更适应些,如柔软性,回弹角,绕线性能等。但低氧铜杆对拉丝条件要求相对苛刻些,例如同样拉伸0.2的细丝,如果伸线条件不理想,普通的无氧杆可拉而好的低氧杆就会断线;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