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树栽培过程中,选地整地是个环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选地育苗的过程中,杨树栽培要选择疏松肥沃的地区,而且人工栽培杨树,需要进行人工灌溉,所以要离水源地较近。在选地整地实践中,要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充分考虑到杨树的栽培实践,通过有效的翻地整地,保持高 50cm 的左右的种植土壤区域。此外,在定植的过程中,除了保证土壤肥沃,具有较为良好的灌溉条件外,杨树的种植要考虑山区的坡度,一般来说,种植坡度不能超过 15°。
1.2 施基肥
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在栽培之前用哪个更施足基肥,施肥时以有机肥为主,每穴施厩肥 100~200kg。将厩肥与生土进行混合之后施入底部,然后再覆盖 10~15cm 的表层土,再将幼苗埋入。不能让苗木直接和肥料接触,以免引起烧苗。有机肥相对于化肥,更安全,在沤制有机肥的时候,可以添加一定量的过磷酸钙,提高厩肥的肥力效果。一般每穴拌入 0.5~0.7kg 过磷酸钙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过磷酸钙不能直接和苗根接触,因为过磷酸钙中一般有游离的***,会对根系造成损伤。
杨树苗木根系分布线,松土不宜过深,随树龄增大,可逐步加深。土壤粘重,表土板结,特别是干旱的地方,可适当深松,沙土要浅松。一般松土除草的深度为 5-15 厘米。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化学除草。① 灌溉大水是促进杨树快速生长至关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合理就成为杨树集约栽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尤其在我县半干旱湿润区,更需要加强水肥管理。杨树适宜的地下水浓度为 1-2.5 米,可促进根系发育良好,提高造林成活率。常用的灌溉方法有:沟灌、畦灌和漫灌三种。
造林密度
杨树的造林密度控制,应该坚持科学合理,以生产目标和品种为依据进行确定。当立地条件较好且属于速生类大冠型,其生产目标是为了培养大径型木材,密度宜小;当立地条件差且属于窄冠型品种,属短期轮伐林密度可相对大些。其株行距,控留标准分别为 2×4 米或 3×4 米,还可以为 4×5 米或 4×8 米。对于实行林农复合性经营的平原,应该将株行距控制在 1×2×12 米或是 1.5×2×8~10 米范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