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泥鳅种苗往往会遇到易繁殖、难培育的尴尬局面,苗种培育成活率总是停滞在20%左右止步不前,目前情形很难形成大规模养殖推广格局,严重制约了泥鳅产业化发展。在放苗前要用生石灰或漂白彻底清塘,待一周后水体毒性完全消失后,方可放苗,并在放苗前事先放入数条泥鳅种苗试水,4小时~8小时内无异常反应,泥鳅种苗方可正式下塘,池塘水深一般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
泥鳅养殖品种的苗种成本较高,因此,要尽可能选择是人工繁殖的泥鳅养殖品种或附近天然水域中能获得稳定苗源的养殖品种。利用当地的各种优势,尽可能的降低养殖成本。目前,很多泥鳅养殖户在养殖技术上尚未完全过关,销售渠道也没有完全理顺,因此,养殖单一品种一旦失败,经济上的损失就无法弥补。进行泥鳅养殖时必须进行成本核算,重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只有这样,泥鳅养殖才有发展的生命力和空间。
孵出的泥鳅种苗经过1个多月的培育,长成的夏花已开始有钻泥习性,这时可以在成鳅池中饲养。但为了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也可以再饲养4~5个月,泥鳅苗种阶段食性特点泥鳅在幼苗阶段〈5厘米以内〉,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原生动物、枝角类和桡足类。当体长5~8厘米时,逐渐转向杂食性,主要摄食甲壳类、摇蚊幼虫|水丝蚓、水陆生昆虫及其幼虫、幼螺、蚯蚓等,同时还摄食丝状藻、硅藻、植物碎片及种子。
泥鳅种苗孵出第三天,卵黄囊全部消失,进入摄食阶段。此时,应投喂一些代用饵料,如蛋黄、豆浆等。每100万尾泥鳅种苗投喂一个蛋黄,或每100万尾泥鳅种苗投喂100克-150克豆浆(以豆的湿重计算)。另外,可投喂一些浮游生物,如轮虫等,投喂时应使轮虫的密度达到每毫升水体5个以上。刚孵出的泥鳅种苗经过3天-5天即可进入池塘培育。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