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制作与管理盆景艺术
大叶黄杨又名正木,因一年四季叶片常青,经冬不凋,故我国有不少地方也称其为“冬青”。为卫矛科卫矛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3至4米,小枝绿 色,稍有棱,叶片革质,狭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叶色浓绿而有光泽,边缘有钝锯齿。花5至12朵集成聚伞花序,生于枝条上部的叶腋,小花白绿色;蒴果扁球 形,淡粉红色,熟时开裂,露出橘红色假果皮,很美丽。大叶黄杨原产日本南部,
现作为园林花木广泛栽培,其习性强健,耐修剪,常作绿篱,或剪成球形,装饰草 坪等处,而用其制作盆景则有取材容易,能够批量生产、管理粗放等特点。用于制作盆景的大叶黄杨一般用扦插或播种的方法繁殖;此外也可用园林部门淘汰的老树桩制作盆景,且具有成型时间短等优点,移栽一年四季都可进行,犹以春夏 季节成活率为高,移栽时应剪除过长的根系,对上部的枝叶也要适当修剪,去掉造型不需要的枝条,以减少水分蒸发。栽后浇透水,注意防止烈日暴晒,并经常向植 株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提高成活率。
大叶黄杨球简介及其用途
大叶黄杨球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聚伞花序腋生,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形,淡红色,假种皮桔红色。
大叶黄杨球枝叶茂密,四季常青,夜色亮绿,且有许多花叶、斑叶变种,是美丽的观叶树种。园林中常用作绿篱及背景种植材料,亦可丛植草地边缘或列植于园路两旁;若加以修建成型,更适合用于规则式对称配植。在上海、杭州一带常将其修剪成圆球形或半球形,用于花坛中心或对植于门旁。同时,亦是基础种植绿化和工厂绿化及会场装饰等。
形态特征
大叶黄杨球为常绿乔木,冠幅可达5~8米,叶革质,正面呈深绿色,背面为浅绿色
大叶黄杨球在严寒的冬天叶色碧绿,无落叶现象,该树叶有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6厘米,宽4~5厘米,叶缘呈浅波状,叶柄长1厘米左右。花浅***,直径为0.1~1厘米,蒴果近球形,有4浅沟,直径1~2厘米,果嫩时呈浅绿色,向阳面为褐红色,种子近圆球形,11月份成熟,成熟时果皮自动开裂,橙红色追赶种皮的种子暴露出来,满树红果绿叶,远看近观,颇有,景色怡人。
冬青苗在起苗阶段需要注意什么
栽种冬青苗的过程分成好几个阶段,搞好未种植前的一连串处理对策是对绿化苗木存活率的合理保障,由此可见,我们需针对早期管理制订一些管理对策。首先,我们就出圃阶段的处理对策做下列分析:
在冬青出圃前,绿化苗木管理人员要做好绿化苗木调研工作。绿化苗木调研工作便是观查绿化苗木的类型、总数及生长发育资料,以观查其是不是满足出圃规范。通常情况下,当绿化苗木的上端枝条成长健硕、叶茎圆润、树根成长完善、须根较多、沒有显著害虫的状况下,就可以出圃。
通常在冬青休眠状态起苗。枯叶树种从秋天枯叶开始到二年春天树体液开始流动之前为适合起苗時间。对于冬青而言,除所述時间外,也可在多雨季节起苗。春天起苗要在绿化苗木开始萌芽前进行,可降低植苗程序流程。秋天起苗应在绿化苗木地上部终止生长发育后进行,这时根茎已经在生长发育,起苗后应立即种植,浇1次透水,二年春天能比较早的开始生长发育。
起冬青苗前,圃地要浇灌。冬天降雨少,土壤层干躁结块,起苗较为困难。尽可能选在在起苗前4天左右给圃地浇灌,尤其是枯叶树种,使绿化苗木在圃地吸足液肥,有较为充裕的水分贮备,由此可见提高栽种后绿化苗木抵抗干旱的能力。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