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李子,7~8月间成熟,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口味甘甜,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水果之一。李子苗是蔷薇科植物,李树的果实,别名嘉应子、布霖、李子、玉皇李、山李子。
5~9月间成熟,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口味甘甜,是人们喜欢的水果之一,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李子作用也很大,它味酸,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因而有改善食欲,的作用,尤其对胃酸缺乏、食后饱胀、大结者有效。
李子树是落叶乔木,高9-12米,树冠广圆形,树皮灰褐色,起伏不平,老枝紫褐色或红褐色,,小枝黄红色,,冬芽卵圆形,红紫色,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通常,稀鳞片边缘有极稀疏毛。
每年的果树在叶片全部掉落后,果树的整体树冠成广园形,树皮变成灰褐色,有少量的皱皮,起伏不平,老枝主干颜色为紫褐色或者是红褐色,果树的小枝摆成黄红色,冬天的萌芽包成圆形,颜色为红紫色。
叶片长圆倒卵形、长椭圆形,稀长圆卵形,长6-8(-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急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圆钝重锯齿,常混有单锯齿,幼时齿尖带腺,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侧脉6-10对,不达到叶片边缘,与主脉成45°角,两面均,有时下面沿主脉有稀疏柔毛或脉腋有髯毛,托叶膜质,线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早落,叶柄长1-2厘米,通常,顶端有2个腺体或无,有时在叶片基部边缘有腺体。
李子苗修剪技术
李子苗幼龄树指从定植到大量结果之前的时期,一般为3-5年。修剪任务主要是尽快扩大树冠,培养合理的树体骨架,尽快形成大量的结果枝,为进入盛果期获得丰产做好准备。
李幼树生长量大,以轻剪缓放,开张主枝角度为主,多留大型辅养枝,尽快填补空间,缓和树势,提高早期产量。主枝角度的开张,宜采取撑、拉、别等方法,并结合利用外芽轻剪,使其开张生长,弯曲延伸。辅养枝以利用骨干枝两侧的平斜中庸枝为主,也可以通过拿枝下垂的方法,选择利用部分骨干枝两侧的上斜枝。
作观赏用的树形以自然开心形或小冠疏层形较好。定植后留主干高30~40厘米,分主枝3~4个或培养干层;主枝间距5~15厘米,若盆栽观赏李子苗则适当矮化缩小。每个主枝选留2~3个副主枝和适量辅养枝。观赏李子苗的修剪以初冬和夏为主,主要疏剪徒长枝、细弱枝、干枯枝、病虫枝和扰乱树形的冠外枝。在生长旺季,要注意抹芽疏梢、摘心和拉枝,培养美观独特的树冠。
李子苗红点病发病症状及防治
李子苗的红点病,病菌靠子囊壳在病***,落叶、未清理的果子上越冬,待到春天气温回升后,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各处危害。病菌从长叶后一直会危害到秋季。
夏季多雨是繁殖侵染的时机,发病严重。特别是在湿度大、海拔高的地方且种植树体树势差的易发生,初期仅为害叶片,后期则会对果实产生影响,让李子的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
李子红点病主要危害叶片,也果实。叶片染病初期,叶面产生橙***,稍隆起,边缘清晰的近圆形病斑,随病扩大,颜色加深,病部叶肉也随之增厚,上面产生许多红色小粒点,即病菌孢子器。
秋末病叶转为红黑色,正面凹陷,背面突起,叶片卷曲,出现黑色小粒点,形成早期落叶。果实受害,产生橙红色圆病斑,后呈红黑色,病斑上生很多深红色小粒点,果实变畸形,不能食用,易脱落。
防治方法:
李子红点病预防为主,后期多半是空话。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