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苗种植
接芽萌发长梢后,若遇干旱,应注意淋水。及时抹除砧木芽,当嫁接苗愈合牢固,就要及时解除薄膜带。施肥以水粪为主,注意中耕除草,防治虫害,保证李苗正常生长,依时出圃。
李嫁接繁殖的砧木常用本砧(李苗)和桃砧两种。采集时,应选择成熟的果实采种子。待播的种子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砂藏,促进种子后熟,保证发芽率。播种时间:一般都是选择一月份播。
播种后,要经常保持畦面湿润,促种子发芽。萌发后,幼苗期应施用稀薄腐熟的人畜粪尿水,初期浓度要稀,以后随着苗木长大,施用浓度可逐渐提高。当砧木长至径粗零点七厘米时即可进行嫁接。
扦插法适用于李的部分品种,用以扦插。扦插时间:在秋冬枝条老熟后至李树萌芽前进行。扦插方法: 插条应从优良母株上,选取一年生枝条。然后将枝条剪成十三至十七厘米,上端剪平,下端斜削,切口要平滑,用对插条进行处理后,将插条按一定株行距斜插入土,土外露出一至二个芽眼。插时要注意不要倒插,不可擦伤。
李子苗管理
清园仔细:喷施绿颖,且将病果、病叶及时处理并集中果园外焚烧。增强树体。冬季施肥:药液防治。百泰、爱可等。
选择抗病品种。
冬季清园。冬季结合修剪彻底清除病叶、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病源。并在树干涂刷“国光松尔膜”,减少病虫越冬基数。
春季清园。萌芽前,全园喷雾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在展叶期,喷雾国光“优丰1500倍 稀施美600倍”,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补充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提高树体抗性。
雨季要及时排水,减轻发病。发病初期,可喷施多菌灵或托布津进行防治。
彻底清理果园的病叶、病果,集中烧毁。注意排水,降低果园湿度。
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生长期每10~15天喷50%多菌灵600倍或70%托布津800倍,70%代森锰锌600倍。
李子苗科学栽培方法
李子苗不能种植在刚栽过李或无花果的地方。不然严重影响李子苗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缩短脆红李树的寿命。选地势高燥、向阳、背风、南坡,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透气,地下水位低,以前未种植李树或种植后间隔5年以上,交通方便的沙壤土。
栽植密度:平地株行距3×3米,山地2.5×3米。栽植方式:平地可以采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猪蹄叉),山地主要采用等高栽培。
定植前要挖较大的种植穴或定植沟(穴深或沟深0.8米,上宽1米,下宽0.8米),挖时要注意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在种植前半个月完成复土工作。回填穴时,底层填入秸秆、杂草和绿肥等,撒石灰后,回填表土,在穴中部,分两层均匀施入腐熟的禽畜粪(3-5公斤),饼肥(1-3公斤),土杂肥(30-40公斤),然后均匀撒上钙镁磷肥(2公斤),回填应高于原地面15-20厘米,形成一个馒头形,然后在上面等待定植树苗。
自然开心形:生产普遍采用。符合李树生长特性,寿命较长;定植时60-70厘米定干,三大主枝在主干上错落着生,结合牢固;结果枝分布均匀,光照好;主枝少,侧枝多,骨干枝间距大,光照充足,枝组寿命长,结果面积大,丰产,早实,品质优。
干高50~60cm,主枝3~4个(基角50~60℃),每主枝培养2-3个副主枝,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多留小枝和枝组,以增大结果面积。
两主枝开心(Y字)形 :宽窄行密植栽培适宜的树形。
骨干枝少,通风透光,适于密植;无大型结果枝组,结构简单,易。
干高20~30cm,在主干上选留两个错落着生,长势相近的新梢作主枝,两主枝分左右伸向行间,角度为45~55o。一般3-4个副主枝。副主侧枝距主干35cm左右,第2副主枝距副主枝40cm左右,第3副主枝距第2副主枝50cm左右。树高2m。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