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式和格式消声器
管式消声器对低频性能很差,对中、高额率噪声又易直通,并且当管道段面积较大时,会影响对高频噪声的消声效果,这是由于高频声波(波长短)在管内以窄束传播,当管道面积较大时,声波与管壁吸声材料接触减少,从而使高频声的消声量减少,因此对断面较大的风管可将断面分成几个格子,这就是片式及格式消声器。片式消声器应用广泛,构造简单,格式消声器要保证有效断面积不小于风道断面,因而体积较大,每格的尺寸宜控制在200mm×200mm左右。片式消声器的片间距一般在100~200mm的范围内,片间距增大时,消声量会相应地下降。
风速变化很大的通风系统消声器安装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工程实践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排风系统出口风速非常高,甚至达到20~30m/s以上,此时噪声很大需要降噪处理。
排风系统出口噪声此时主要由以下两种噪声源构成:
1、通风设备的机械噪声
2、高速的气流噪声。
此时若要有效的降低噪声,除了要考虑设备噪声之外,同时要充分考虑通风风速的降低。
同时风速的高低也决定了消声器的有效长度。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采用通风变径的方式来降低气流的风速,比如将30m/s的风速降低到10m/s以下的风速。此时消声器为了更加经济实用,通常采用降速以后的气流速度来设计消声器的长度。
苦草属都只记了三种,其中苦草学名都是V. natans,没有关于V. spiralis的记载,也没有提及
再看看网站,在中国的两大植物图库《中国自然图像库》(PPBC)和《中国自然博物馆》(CFH)中,均把V. spiralis(CFH命名为欧亚苦草)当为V. natans的异名。可是我找不到任何支持的文献。
在国内研究苦草属植物的历史不长(《本草纲目》一类的不在讨论范围),早在1984年,暨南大学的颜素珠老师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由于以前多是依据野外采回来的标本进行种的鉴定, 而苦草属植物是雌雄异株, 雄花甚为微小, 且雌花特征区别不明显, 营养体的特征更难作为鉴定的标准。故在一些标本室内苦章属的腊叶标本多订名为(Vallisneria spiralis),其可靠性值得讨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