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技术“走出去”空间大 挑战多
作者:2015/4/15 1:00:14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我国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可以为发展中***提供借鉴。希望从高层推动***间的南南合作,构建专门负责技术转移的服务机构,以帮助国内环保企业走出去。”在近日召开的污水处理技术转移国际研讨会上,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环境工程设计所副所长李安峰作出这一表示。

据了解,现在很多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污水处理问题,在有些***污水处理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存在着巨大的治理需求。同时,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处理设备的国产化和系列化以及多年来在污水处理产业积累的丰富经验,我国已经具备了向其他发展中***进行技术输出的条件。

发展中***污水处理需求迫切

由于经济、技术条件所限,给排水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管网普及率较低,水处理设备老化,水处理药剂供应渠道单一,水质监测仪器不足

据了解,***有80%的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发展中***这一问题尤为严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代表张世钢表示,预计未来40年内***城市人口将加倍,而低收入***只拥有有效处理污水所需能力的8%,解决水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项目国际***Tuan Yap表示,很多发展中***越来越感受到工业化给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中国所经历过的问题,正是其他***现在所面临的。”

但是,现在很多发展中***的污水处理还停留在产业化的初始阶段,完全不能满足本国污水处理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污水处理现状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而非洲***一般处于幼稚期和成长期阶段。”李安峰说。

记者了解到,很多发展中***由于经济、技术条件所限,给排水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管网普及率较低,水处理设施陈旧,设备老化,水处理药剂供应渠道单一,水质监测仪器不足,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柴晓利表示,根据对肯尼亚的调研的58座污水处理设施中,有52座依靠稳定塘进行污水处理,即90%的污水处理设施是稳定塘。现代化的处理设施非常少,处理工艺也很落后。同时,污水处理设施规模普遍较小,一般都低于1万吨/日的处理规模。污水处理产业发展缓慢。

“这些地区的污水处理厂进水COD在1000mg/L左右,出水COD含量约290mg/L,出水水质和我国进水水质在一个水平。很多污水只能经过简单处理或者不经过处理就排放。”柴晓利说。

在东南亚的发展中***,污水也难以得到有效处理。据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李杰介绍,以柬埔寨为例,柬埔寨现有的排水设施年久失修,无法形成有效的覆盖整个市区的排水体系,雨季时经常发生城市内涝;同时,由于没有集中式市政污水处理厂,只能利用天然河道、湿地、自然水体进行降解。“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还处于真空状态。每天有超过100万吨污水和雨水排入自然水体,产生近百吨BOD负荷。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排入了湄公河。”

商户名称:河南三江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