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市场,选择品种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作为特殊商品的***,显示出“多了是草,少了是宝”。如***,从2006年的6元/kg逐步上升到2007年8月的15元/kg,有部分药农分析***产量高(500kg/亩)、周期短(8个月)、技术简单、种植区域广、当年种植面积大,货源多等因素,后市价格下滑可能性大,在2007年******大量产新前,提前几日收获出售,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再如白术,2006~2007年种植白术的药农,在一般管理的情况下,亩产300kg商品,市场价格稳定在40元/kg左右,年亩收益近万元。在分析市场时,尽量避免“跟风种植”。还要注意物价上涨的“价值观”。如果某一品种货少时,即使生产成本再低,社会用量也是不能减少的,再加上人为的***和药商的囤积,价格上涨且上涨空间往往无法控制。相反,如果那一品种货丰时,即使用工量大,生产成本高,社会用量还是基本稳定的,制药企业和中***,不会因为不该用的品种货多价低,来替代必须用的***品种。 因地制宜,道地为主 在众多***种植品种中,各地有各地的道地品种,“一方水土产一方药”。如吉林人参,辽宁***,内蒙古黄芪,甘肃、青海***,四川贝母、黄连,云南三七,福建泽泻,山东金银花,河南四大怀药,安徽四大皖药,浙江浙八味等等。人工种植***,首先考虑质量,在此基础上***大限度提高产量,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大宗***丹参,在中等肥力的沙质壤土生长良好,根条直顺,主根粗大、充实,颜色鲜艳,有效成分含量高;白术种植在排水方便、有一定缓坡、砂质壤土的二荒地,就能够有效减少多种常见病害的发生,减少***残留和***含量;根系分布浅且喜肥的***,种植在土壤有机质含量1.2以上、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的砂质壤土上,就有可能获得优质高产;深根喜旱、畅销不衰的***,喜欢在较干旱、高操、含钙质、疏松、偏碱性的沙壤土中生长,根条匀、分杈少、根坚实、毛草少,条草多,高产并优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地区的自然条件,南方的品种在北方种植,越冬困难,无法完成生长周期;北方的***引种到南方,营养和生殖生长失调,旺长不丰收;西北的长光照***品种不可种植在我国高温多雨的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生长后期需要温差刺激才能完成养分积累的***品种,如种植在温差小的地区,就不可能优质高产。 选育种苗,奠定基础 目前***种植所用的种苗培育和供应比较混乱,这是影响我国***规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同属异科、淘汰质劣、带病带菌、隔年陈种等,在种苗市场中常见。笔者发现很多***种苗存在问题,如山西临汾的尧庙,一个药农种植十多亩“柴胡”,竟是非******的大叶柴胡;地黄的种苗必须在大田生长中,选育生长势强、无病虫害、健壮整齐的单株,通过夏季的倒栽,生长到秋季或越冬后的早春,刨出后作生产栽培用的种苗,不能直接用大田生产的商品小块茎做种;人工栽培的大宗常用***丹参,传统上用刨收的鲜根段直接作种根,其出苗时间差别大,病虫害发生严重,抗旱能力差,产量不稳。山东菏泽市润康***研究所2003年用芦头做种苗,通过大面积栽培实验对比,用芦头做种苗栽培的丹参单株,发根早、发根多、原有根和新发根膨大时间早、根条粗、苗匀苗壮、根条直顺、病虫害少,平均亩产干品450kg,比用根段栽培增产61.5%。现在生产上采取有性繁殖,培育大量丹参种苗,秋季或早春移栽时,刨出种苗,去除芦头以上的茎叶,再剪去下面的部分细根,可获得大量丹参优质芦头(种苗)。所以,为了确保***种植优质高产,建议***种植基地和个体药农,一边搞***的生产,同时根据自己的需要,搞一定面积的良种选育,大面积种植基地可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培育良种,个体药农可通过咨询有关人员或聘请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指导。 掌握技术,科学种植 人工栽培***,各个品种有各自的生长习性,对土壤、温度、水分、光照、温差等自然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在砂壤土中生长良好的***品种,不能种植在粘重或沙质的土壤中,如丹参、***、白术、***、地黄等品种。在低温下完成生长周期的品种,遇高温会出现枯萎或倒苗,如***、***、浙贝母等。有的品种喜土壤干旱,如***、***等;有的品种喜土壤湿润,如薏苡、泽泻等;而有的品种既怕旱又怕涝,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才能正常生长,如白术、***等。各品种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分要求也不一样,如***生长前期要求土壤有一定的湿度即可,土壤含水量10%~20%;生长中期土壤要见湿见干,含水量20%~30%,并且空气湿度要大;生长的中后期,也是块茎的膨大期,如土壤过湿,含水量超过30%,5天***块茎就会出现大量的腐烂,半个月会迅速蔓延整个田块,造成大块茎的全部腐烂,甚至颗粒无收。要求长日照的***等品种,如种植在短日照的地区,产量低,质量差。***在土壤干旱、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强光照直射,就会倒苗,必须人为采取遮阳措施,才能正常生长。***、丹参等根茎类品种,在进入生殖生长的时期,必须有一定的温差刺激,才能完成养分的积累。在***种植生产的实际操作中,怎样合理调节温度、水分、光照等之间的关系,就是高产优质***种植技术;有人说***在温度超过30℃就会倒苗,但经笔者多年实践得出,只要土壤湿润,含水量20%左右,在隐蔽的环境条件下,短时间温度达35℃,***也能正常生长;即使温度低于30℃,在干旱(土壤含水量10%以下)强光照的情况下,***地上植株也会枯萎倒苗。 适时采收、产地加工 “三月***四月蒿,五月采收当柴烧”,“当季是药,越季为草”等等农谚是药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种类繁多,产地宽广,每一品种如何能够适时采收,获得优质高产,是***种植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如***应在花初开放的第3天,花色由黄转红时,及时采摘;金银花要在花蕾的上部由青变白时,分批采摘;***应在茎叶还繁茂时,处暑前后采收,不可过早或晚收;丹参应经受3~4个月的温差刺激,完成养分积累后,上部茎叶枯萎的秋后或早春根茎萌发前采收,产量高,质量好;人工种植的***,适时刨收,加工易脱皮、干的快、商品色***性足、折干率高,刨收过早,粉性不足,影响质量,刨收过晚不仅难脱皮、晒干慢,而且块茎内淀粉已分解,加工的商品粉性差、色不白,易产生“僵子”(角质化)质量差,产量更低,倒苗后再刨收,费工3倍还多;根据山东菏泽市润康***研究所多年人工栽培***研究结果表明,***的***佳刨收期应在秋天温度降低于13℃以下,叶子开始变黄绿时刨收为宜;黄淮地区气温13℃正寒露至霜降期间;长江流域要根据气温差别适当向后推迟;东北各地气温偏低,要适当提前刨收。多年生的***,应根据生长周期特性和实际长势,合理确定刨收年限,如***,用种子***的,一般需5年收获;栽培的***苗,需4年收获;用芽头繁殖的,3年必须刨收,如推迟采收年限,会加重根茎的木质化或腐烂变质,降低质量,甚至不能***。 在产地采收后的***鲜品,本身含水量较多,很容易霉烂变质,所以,一般要通过分级、清洗、刮皮、切片、烫水、蒸煮、熏制、干操等不同的操作环节,进行产地的初步加工,从而达到可以储存、运输和投放市场的***产品。不同类别、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品种,产地初加工的方法不同,例如花类品种中的***、金银花等,应随采收随干操,不可堆积放置,在干燥过程中,不能直接在阳光下曝晒,需在通风的环境下阴干或风干,以防“跑油”;***采收后,需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必须熏硫,再通过阳光下暴晒或大火烘干,让其迅速干燥;丹参在刨收后,不要移动,并防止雨淋或水洗,在原地使根条软化后,再用手把软化的根条捏成束,晒至八成干,堆积发汗6~7天,再继续晒至全干;***地黄根据加工方法分鲜地黄、***和***,采收后除去茎叶、去除须根、用砂储存起来做***的称鲜地黄;没有经砂储存,将鲜地黄直接晒干或烘干,内部干燥变黑,外部硬实,身干而柔软的,即是******;将***浸入黄酒中24小时,用微火炖干黄酒,然后将地黄晒干的,称***。***产地的初步加工,是人工种植***形成***的***后一道重要环节,应引起药农的高度重视,应把现代的高新技术融入到传统的加工方法中去,以达到提高***和有效成分含量,便于包装、储存和运输的目的。 |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