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量平衡
一般说讲,地块内雨水回用系统的水源为屋面和硬质道路雨水,处理达标后的出水用于绿地浇晒灌溉,道路冲洗、地库冲洗和景观补水四个方面。每个地块雨水回用系统的出水用途都有差异,这需要设计初始阶段与建设单位的协商共同决定。
举例说明:某住宅小区(共3个地块)其中一个地块、进行雨水回用系统设计,项目收集屋面、道路雨水用于绿地浇晒灌溉、道路冲洗、地库冲洗三个方面。
系统简介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节能雨水收集系统,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现今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雨水收集系统根据雨水来源不同,庄园雨水收集系统,可粗略分为两类。一、屋顶雨水。屋顶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进行处理后使用。二、地面雨水。地面的雨水杂质多,污染物源复杂。在弃流和粗略过滤后,还必须进行沉淀才能排入蓄水系统。
蓄水池容积
原《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400-20067.1.2条规定:回用系统的高日设计用水量不宜小于集水面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的40%,雨水收集系统,《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400-20067.2.10条规定:当蓄水池的有效容积大于雨水回用系统高日用水量的3倍时,应设置能在12h排空雨水的装置。比较二者的区别,家庭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笔者认为,新规范更加强调的是雨水总量控制的概念,至于蓄水池的具体的容积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讲,蓄水池容积按满足3天雨水回用高日用水量的要求确定。随着雨水回用系统的发展和深入,有些省市出台了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规定,比如江苏省标准:每10000m2规划用地需设置100m2规模的蓄水池,这样设计师可以更加方便的利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