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为什么不容易被发现?
土壤污染不易被发现,与土壤的结构是有关系的。土壤是由液体、气体、固体混合构成的,污染物在土壤中可与各类成分结合,也可被土壤生物分解或吸收,导致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与在大气、水中相比存在明显的区别,从而使土壤污染呈现出自身的不同特点。
热处理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热交换,将污染介质及其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150~540℃),使有机污染物从污染介质挥发或分离的过程,按温度可分成低温热处理技术(土壤温度为150~315℃)和高温热处理技术(土壤温度为315~540℃)。热处理修复技术适用于处理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高沸点氯代化合物,不适用于处理土壤***、腐蚀性有机物、活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等。玻璃化修复技术是对土壤及其污染物进行1600~2000℃的高温处理,使有机物和一部分无机化合物,如、磷酸盐和碳酸盐等以挥发或热解的形式从土壤中去除的过程。许多因素对这一技术的应用效果产生影响,包括:埋设的导体通路(管状、堆状):砾石含量超过20%;土壤加热引起的污染物向清洁土壤的迁移;物质的积累;土壤或污泥中可燃有机物的质量比例;固化的物质对今后土地利用与开发的影响等。
物理修复
是指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的技术。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客土法、热脱附、土壤气相抽提、机械通风等。
生物通风
生物通风是一种应用前景较为广阔的原位生物修复方法。其通过风机和空气***井向污染土壤中注人适量的空气来创造适合土著微生物生长的好氧环境,从而增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