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电缆本体制造原因
一般在电缆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绝缘偏心、绝缘屏蔽厚度不均匀、绝缘内有杂质、内外屏蔽有突起、交联度不均匀、电缆受潮、电缆金属护套密封不良等,有些情况比较严重可能在竣工试验中或投运后不久出现故障,大部分在电缆系统中以缺陷形式存在,对电缆长期安全运行造成严重隐患。
(2)电缆接头制造原因
高压电缆接头以前用绕包型、模铸型、模塑型等类型,需要现场制作的工作量大,并且因为现场条件的限制和制作工艺的原因,绝缘带层间不可避免地会有气隙和杂质,所以容易发生问题。国内普遍采用的型式是组装型和预制型。
电缆接头分为电缆终端接头和电缆中间接头,不管什么接头形式,电缆接头故障一般都出现在电缆绝缘屏蔽断口处,因为这里是电应力集中的部位,因制造原因导致电缆接头故障的原因有应力锥本体制造缺陷、绝缘填充剂问题、密封圈漏油等原因。
(3)电缆接地系统
电缆接地系统包括电缆接地箱、电缆接地保护箱(带护层保护器)、电缆交叉互联箱、护层保护器等部分。一般容易发生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箱体密封不好进水导致多点接地,引起金属护层感应电流过大。另外护层保护器参数选取不合理或质量不好氧化锌晶体不稳定也容易引发护层保护器损坏。
高压电缆为什么要穿应力管呢?
电缆较容易击穿的屏蔽层断口处,我们采取分散这集中的电力线(电应力),用介电常数为20-30,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9cm材料制作的电应力控制管简称应力管),套在屏蔽层断口处,以分散断口处的电场应力(电力线),保证电缆能可靠运行要使电缆可靠运行,电缆头制作中应力管非常重要,而应力管是在不***主绝缘层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分散电应力的效果的在电缆本体中,芯线外表面不可能是标准圆,芯线对屏蔽层的距离会不相等,根据电场原理,电场强度也会有大小,这对电缆绝缘也是不利的,为尽量使电缆内部电场均匀,芯线外有一外表面圆形的半导体层,使主绝缘层的厚度基本相等,达到电场均匀分布的目的。
在主绝缘层外,铜屏蔽层内的外半导体层,同样也是消除铜屏蔽层不平,防止电场不均匀而设置的。
为尽量使电缆在屏蔽层断口处电场应力分散,应力管与铜屏蔽层的接触长度要求不小于20mm,短了会使应力管的接触面不足,应力管上的电力线会传导不足(因为应力管长度是一定的),长了会使电场分散区(段)减小,电场分散不足。一般在20-25mm左右。
高压电缆
1.电缆互层两端接地
电缆金属互层两端接地,金属护套感应电压会在金属护套中产生循环电缆,此电缆大小与电缆线芯中负荷电流大小密切相关,同时还与间距等因素有关。
2.电缆互层采用一端接地一端经互层电压限制器接地或者不接地方式
电缆互层采用一端接地、一端经互层电压限制器接地。此方法对于短距离单芯电缆敷设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对于长距离单芯电缆敷设效果并不显著。
方法分析
1.对于电缆线路不长的情况下,可采用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加装限电压保护器接地;
2.对于电缆线路较长,单点直接接地方式无法满足本规范要求时,可采取在线路两端直接接地,电缆中间位置将金属护套经限电压保护器接地方式,或者线路两端金属护套经限电压保护器接地,中间位置直接接地方式;
3.对于电缆线路长的情况,采用绝缘接头将金属护套分隔成多段,使每段的感应电压限制在小于50V的安全范围以内,即将电缆金属护套交叉互联。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