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培训学校作用
三阴交穴:针对妇科炎皆有效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小腿内侧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作用:三阴交穴属脾经之穴,又名“女三里”,有调和气血的功用。
对于妇科炎,刺激此穴皆有效,如月经周期不稳定、更年期综合征、脚底肿胀、手脚冰冷等。
操作:月经周期不稳定者,在月经开始前5至6天起,每天花1分钟刺激本穴,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者,常刺激此穴,能改善病情。但孕妇不宜。
?针灸要注意什么
1、过度饥饿、疲劳者
应在休息、进食后再行针灸,否则容易引起晕针。晕针的表现是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若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晕针患者一般平卧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2、针灸产生的疼痛感主要是针进皮肤时产生
针灸师可将绝大多数疼痛感降低到完全可以忍受的轻微程度,请初次接受针灸的患者不要紧张,尽量放松,以利于施针。针进皮肤后一般患者会感到针下有酸、麻、胀、重,或热、凉、痒、抽搐、蚁形等感觉,部分穴位有时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电感或其他针感传导及扩散等现象,这是正常的针灸反应,中医称之为“得气”。
3、患者在进行针灸操作时应取舒适自然的体位
否则留针期间容易疲劳;留针期间肢体不宜再动,以免发生折针、针体移位误伤组织等不良后果。有的患者针后穴位局部有一些不适感,一般数小时内消失。
针灸效应的强弱变化和维持时间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针灸刺激穴位的时间长短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针灸时间长短,这里是指一次施术的时间长度和理疗过程中重复施术的次数。从开始施术到显现针灸效应之间,需要有一个刺激量和针灸效应的积累过程,时间太短不足以出现明显的效应。
对于不同的针灸效应来说,施术的较佳时间也有所不同。临床理疗中,应根据病情的轻重、急性或慢性情况以及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确定针灸刺激时间的长短,以及次数和疗程。一般来说,急性的病变,来势凶猛,症状严重,机体受致病因子的干扰破坏严重,这时需要增加针灸时间和次数。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