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用古筝大的琴行常用指南
作者:伯牙琴行2020/3/5 11:27:05





伯牙琴行是集乐器销售、维修、音乐培训为一体的综合乐器行,经销世界著ming品牌卡罗德、查尔伯特、贝宁、雅马哈、敦煌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乐器,公司终坚持以诚信为本、顾客至上的诚信理念,致力于为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潮洲筝的主要曲调有“重六”、“轻六”、“活五”、“反线”等。其中“重六”调乐曲比较委婉;“轻六”调乐曲清新明快;“活五”调乐曲缠绵悲切,律调很有特点。

在民间,用筝等拨弦乐器来演奏古乐“诗谱”称为弦诗乐。《柳青娘》是该诗乐中***为流行的一首乐曲,它虽不属大套曲,但它包括“轻六”、“重六”、“活五”和“轻三重六”si种调,曲调又优美,***潮乐的特色,在潮乐中称之为“弦诗母”,意即乐曲***。在学习潮筝时,《柳青娘》是必不可少的曲目。根弦,弦轴装置在与码子平行的面板左侧,弦质为金属(钢弦或铜弦),演奏时一般右手戴玳mao甲片(即指甲)。此外,像《寒鸦戏水》、《月儿高》、《西江月》、《平湖秋月》、《出水莲》、《粉红莲》、《锦上添花》等也都是潮筝中常用的曲目。




客家筝: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初,由潮州音乐加入工尺谱演变而来。主要流行于原潮州府的大埔县(即今梅州市大埔县),并随着客家学的兴起逐渐传播到梅县等客家地区。


传统的客家筝的形制,长度约1.2米左右,面板的弧度较大,桐木制成。上装16根弦,弦轴装置在与码子平行的面板左侧,弦质为金属(钢弦或铜弦),演奏时一般右手戴玳mao甲片。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有特色。调弦定音为五声音阶(即首调)三个八度音域,多用G调或F调,D调或C调很少使用。

客家筝发源于潮州筝,是清后期闽粤赣山居原住民在向汉人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古筝流派,两者有不少曲目都是相同的,所用筝的形制也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客家筝用的是工尺谱,潮州筝用的是二四谱;演奏时,客家筝多用中指,潮州筝则相对多用食指。客家筝为了便于乐曲调性的掌握、技法的运用以及乐曲内容的发挥,又将乐曲分类为“软套”、“硬套”和“反线”。如短时间不弹筝,也不要将xian子松掉或将筝柱下掉,只要防潮、防晒、防灰即可,不可直接放在地上或挂在潮湿的墙上。传统的手抄工尺谱及印行本,大多记旋律骨干音的“调骨”,奏时由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和对客家音乐的修养而编配指法和“变奏”、“加花”。



古筝分四组。倍高音1,高音12356,中音12356(do re mi sol la),低音12356和倍低音12356。当乐曲出现4(fa)或7(si)音时,只能依靠左手在筝码左侧的弦段上用力按压3弦或6弦,使其增加张力获得。潮洲筝:流传于广东潮汕一带,是有着“华夏正音、中原遗响”的潮州音乐的一部分,经中原人民南迁带入的古汉乐和数百年的沉淀与发展形成。具体4音的奏法是先在距离筝码约1分米处用力按压3弦,然后用右手弹奏这根弦,即可奏出4音来。同样,在演奏7音时,也用左手在筝码左侧按压6音弦即可。



商户名称:山西伯之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