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现场的设备管理是TPM管理主要的实践对象
TPM管理总体划分为七个阶段:初期清扫、发生源/困难源对策、制定基准书、总点检、自主点检、工程品质保证、自主管理,每一阶段的开展都要围绕设备注入很多的现场实用知识。比如,一阶段初期清扫就是要通过设备的清扫,在员工和管理者的观念中树立清扫就是点检概念,通过设备清扫活动培育员工学会观察和理解设备;分析设备的某一部位产生的缺陷会对产品品质造成什么影响从而促进设备的操作着学会系统思考;能够查找问题,提出改善提案并自我实施;让员工掌握利用QC七工具开展小组主题活动,眼睛盯住员工熟悉的生产线场,一点一滴的开展改善活动。设备缺陷治理、设备自动化改造、设备防错改造,解决一个问题标准化一个问题,用标准创造价值。值得肯定的是通过小组活动培育的是问题意识和改善意识,收获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TPM自主***管理方法
1、设备管理-初期清扫
初期清扫就是以设备为中心彻底清扫灰尘、垃圾等。我们要将清扫变检查,tpm 设备管理制度,检查能发现问题,发现设备的潜在缺陷,并及时加以处理。同时通过清扫可有助於操作人员对设备产生爱护之心。
2、设备管理-发生源、困难部位对策
为了保持和提高一阶段初期清扫的成果,就要杜绝灰尘、污染等的根源(发生源),为此可采取消除或加盖、密封等对策。对难於维护***的部位,如加油、清扫、除污等,也应采取有效对策,提高设备的可维护***性。
3、设备管理-编写清扫、加油基准
根据一、二步活动所取得的体会,编写一个临时基准,以***自己分管的设备,如清扫、加油,紧固等基本条件。
4、设备管理-综合检查
为了充分发挥设备的固有功能,要学习设备结构、功能及判断基准,检查设备各主要部分的外观,发现设备的缺陷并使之复原,同时使自己掌握必要的检查技能。再者,对以前编写的基准可考虑不断完善,以利检查。

要培训足够的改善知识,你面对的是一线员工,所以他们的知识都很肤浅,怎么给他们培训一些改善知识,需要很好的技巧。
后改善欲望的调动,很多公司的员工都没有改善欲望,不管他们对公司满意与否,对于是否比一般工作多余部分的改善,没有动力。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在其他帖子里谈过,这里我们不多讨论这个问题了。
7、时刻记住TPM的结果是要什么
见过一些企业实施了TPM,是做的不错,但结果往往没有很好的体现。
究其原因,我发现,他们做到后,往往是把TPM里面的三个结果要素的其中放到一边凉快去了。很多公司经常没把产品合格率搞好,是他们觉得这很难搞,而提高设备的时间效率和性能效率是否更有兴趣。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