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道场实验室点击了解更多
作者:精卓咨询2020/8/6 5:43:11






从价值活动分析表来看:

a)工作职责不再由传统的人事部去描述,而是完成价值活动的需要。人事部不再需要凭空去编写工作职责,工作岗位的如何设定完是价值活动链的需要;



b)工作职责拉动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为了完成工作职责所需要的;

c)工作职责拉动工作工作方法,工作方法拉动了培训管理;

d)曰常绩效管理是对价值活动实现的关键点的控制,保证价值活动得以完成;

e)KPI与目标管理是对价值活动的增值过程的衡量指标,从而拉动了记录文件;

f)把一组连续价值活动,或是相关价值活动组成一个价值流动活动单元,这个价值活动单元就是一个岗位;

g)岗位管理拉动了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就是为了价值增值的需要,明确了曰常绩效,年终绩效之间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传统的管理方法必须时刻围绕价值活动增值的需要来进行,而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传统的管理与增值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

上述价值活动之间本身就是一个为了实现增值活动的PDCA持续改善过程。



制造业也必须改变观念,从原来制造产品的行业转变成制造服务的行业。因此,除了要有具竞争力的价格及品质外,必须以有限的人力,资源,以更短的时间,适时地送达客户或消费者少量多样的产品。这乃是中国企业在21世纪里,要突破现状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从本质上来讲,精益到场是一种大限度降低企业到场所需要的资源、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目标的到场模式。它根据市场不同的需求变化,灵活地、快速的调整到场目标,并依靠精密细致的管理,***进行到场,从而“彻底排除浪费”现象,防止因到场过量造成企业利润的降低。


员工是到场的主导

大野耐一在他的《丰田到场方式》中提到,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对发生的现象提出五个“为什么,然后把问题搞清楚,北京精益到场培训公司认为丰田到场方式是丰田人反复问五个。为什么”,积累并发扬科学的认识态度,才创造出来的。可见在丰田到场方式中,员工才是到场的主导。精益到场是丰田到场模式的精益,它十分重视员工的作用,认为企业在实施精益到场过程中必须着眼于体员工,让他们成为实施的主体,强调要提高员工的素质并充分***,让员工自己解决到场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自主地改善工作到场的方法、环境等等。因此,在精益到场方式中。员工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问题的主要解决者、新方法的创新者,并起到决策与辅助决策的作用;相反,作为管理者,其担当的角色不再仅仅是决策者、控制者及问题的解决者。而更多的是资源的协调者、下属员工的指导者与支持者。





过程的高质量,一次做对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这是一个常识,但国内很多企业对此仍然认识不足。许多制造企业都有专门的车间检验所有的产品以保证品质。检验只是一种事后补救,不但成本高而且无法保证不出差错。因此,应将品质内建于设计、流程和制造当中去,建立一个不会出错的品质保证系统,一次做对。精益到场要求做到低库存、无间断流程,试想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后面的将部停止,所以精益到场必须以过程的高质量为基础,否则,精益到场只能是一句空话。



关注流程,提高总体效益

管理大师戴明说过:“员工只须对15%的问题负责,另外85%归咎于制度流程”。什么样的流程就产生什么样的绩效。很多企业出了问题,就责怪员工没做好。长此以往,不服气的员工只好离开。但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问题照样出。管理人员就像消防队员一样到处去救火,灭火不等于改善,关键在于流程本身有无改进。改进流程还要注意目标是提高总体效益,而不是提高局部的部门的效益,为了企业的总体效益即使牺牲局部的部门的效益也在所不惜。



商户名称:重庆精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