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培训咨询值得信赖
作者:精卓咨询2020/7/24 0:12:26






精益生产TOC管理的四项改善

1、就地品质管理改善

生产现场每时每刻在工作,只要在工作运转,就会出现波动与变化。必须得承认和接受,变化是正常的,不变化才是不正常的。如何预防变化识别变化进而控制变化就显得异常重要。那么,对于生产现场中突发的变化,就得及时处理,处理越快损失越小。针对这类改善重要的原则就是就地解决。



2、从作业改善到设备改善

生产过程里出现的变化,原因是多样的,突发性的往往很容易得到及时解决,不会造成大的影响或损失,相反一类常态性的问题往往却见怪不怪。这里面的原因多半是持续性的,是因为作业习惯或生产设备、工艺等导致。针对这类异常,就得遵从先改善作业习惯,再改善设备与工艺。也就是先易后难原则!

3、改善的两个层次

生产现场上,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有些问题仅仅存在与某一制程中的工序,然而有些却是存在与整个的生产价值流之中。这种改善,往往就得按层次执行。单一工序的由改善小组推动,整个价值流的就得由管理层推行。



JIT准时制生产方式有哪些?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手段也可以概括为下述三方面:生产流程化、生产均衡化、资源配置合理化。

生产流程化



即按生产汽车所需的工序从后一个工序开始往前推,确定前面一个工序的类别,并依次的恰当安排生产流程,根据流程与每个环节所需库存数量和时间先后来安排库存和***物流。尽量减少物资在生产现场的停滞与搬运,让物资在生产流程上毫无阻碍地流动。对于企业来说,各种产品的产量必须能够灵活地适应市场需要量的变比。避免浪费的手段就是实施适时适量生产,只在市场需要的时候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为了实现适时适量生产,先需要致力于生产的同步化,即工序间不设置仓库。前一工序的加工结束后,使其立即转到下一工序去,装配线与机械加工几乎平行进行。在铸造、锻造、冲压等必须成批生产的工序,则通过尽量缩短作业更换时间来尽量缩小生产批量。


班组现场的精益改善

以培训为牵引、逐步普及班组现场精益管理。从2008年起,先后***7期精益管理理论知识培训班,共培训班组长、精益管理推进员366名。通过课堂讲授、课问模拟练习、课中讨论等方式使班组长、推进员理解精益生产方式,通过生产现场实践、结业报告使体学员了解并初步掌握精益的工具方法。通过精益管理推进员的二级培训增强体员工的精益意识,深化精益工具的应用。



2015年5月份开始,在员工培训中心***策划的主题为“诚信、服务、责任、利益”的班组长脱产培训中,对公司各单位的班组长共5期207人进行专题轮训,使班组长熟练掌握班组现场精益改善的各项方法和工具,并带领班组成员持续进行班组现场精益改善活动。让班组成员基本掌握现场精益改善理论、方法、流程、目标、所使用的工具等,积极应用于工作实践中。



商户名称:重庆精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