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电装公司把在生产和设备部门开展PM活动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在日本PM奖大会上发表,并一举获得PM奖。电装公司PM活动的神果,引起了业界的轰动,与会和学者在仔细审查了该公司现场后发现,制造部门80—90%的员工都参与了此项活动,于是在PM前加了“T”,正式将该公司的PM活动命名为CELL单元生产管理,以区分美式PM。
1971年CELL单元生产管理正式得到日本设备管理协会(JIPE)的认可,并在日本企业界面推广。不过,当时的CELL单元生产管理只是生产部门和设备***部门开展的局部CELL单元生产管理活动,活动是以设备为中心,因此至今有很多企业和人员都把CELL单元生产管理活动局限在设备管理方面,其实现在的CELL单元生产管理范围已经完扩展,理论上也有本质的飞跃。
1. CELL单元生产管理的五大支柱
(1)高的设备综合效率。
(2)设备终生系统的预防维修。
(3)所有部门都参加。
(4)从高管理层到工***参加。
(5)实行动机管理,即通过小组活动推进生产维修。
2. CELL单元生产管理的三个“”
员、系统、效率。三个“”之间的关系是:员是基础;系统是载体;效率是目标。还可以用一个顺口溜来概括:CELL单元生产管理大行动,空间、时间、系统,设备管理靠员,提率才成功。
成功推行CELL单元生产管理
形象
美丽、漂亮不难,但显现出美丽才是更难的事情。成功的印象比实际上的成功更有价值。因为印象是成功的垫脚石。没有垫脚石,成功不能登上。
CELL单元生产管理,自6S之后,就把生产和设备现场的形象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有深度、高层次的6S,始终把现场的整体美渗透在员的心中。如果没有营造出员工一致认同的审美观,6S管理活动就很难坚持到底,也难以彻底。印象要在每个员工心中,现场印象的改善从来没有尽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