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养殖加盟优选企业
作者:半亩田青蛙养殖2020/9/6 20:18:43






黑斑蛙的形态特征

黑斑蛙成蛙体长一般为7-8厘米,体重为50-60克,个别体重为100克左右。一般情况下,同龄黑斑蛙的雌蛙比雄蛙大。黑斑蛙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成体无尾。

黑斑蛙头部略呈三角形,长略大于宽,口阔,吻钝圆而略尖,近吻端有两个鼻孔,鼻孔长有鼻瓣,可随意开闭以控制气体进出。雄蛙有一对颈侧外声囊,鸣叫声音较大;雌蛙无声囊,但也会鸣叫,比雄蛙鸣叫的声音小。两眼位于头上方两侧,有上下眼睑,下眼险上方有一层半透明的瞬膜,眼圆而突出,眼间距较窄,眼后方有圆形鼓膜。


黑斑蛙躯干部分与头部直接相连,因没有颈部,头部无法自由转动。躯干部分短而宽,内有内脏器。躯干末端有一泄殖孔,兼具生殖与排泄的作用。成体黑斑蛙背部颜色为深绿色、黄绿色或棕***,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部颜色为白色。背部中间有一条宽窄不一的浅色纵脊线,由吻端直达门,体背侧面上方有1对较粗的背侧褶,两背侧褶间有4-6行不规则的短肤肤褶,若断若续,长短不一。

黑斑蛙四肢由两前肢、两后肢组成。前肢短,指侧有窄的缘膜;后肢较长,趾间几乎为全蹼。雄蛙*指基部有婚垫,有利于在繁殖期间和雌蛙抱对。

蝌蚪体型肥大,体绿色且散有不规则的深色小斑纹;全长50毫米时,后肢5毫米,尾较细弱而尾鳍发达;尾末端尖圆而细窄;眼在头的背侧,眼间距较宽;口小,唇齿式为Ⅰ:1-1/Ⅱ:1-1,角质颌适中,下唇乳突一排,口角有副突。


黑斑蛙养殖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黑斑蛙养殖数量的逐年减少,黑斑蛙在国内消费市场上的地位是越来越高:有人做过粗略的统计,在青蛙活动旺季(5-8月),仅重庆区域青蛙每天“地下”交易量就在5吨(约10万只)以上,四川成都约6吨以上,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减少或杜绝人为抓捕青蛙,开展人工饲养青蛙已经势在必行。

由于对黑斑蛙养殖的饲养技术研究尚不深入,导致黑斑蛙养殖技术处于落后状态。近年来,由于青蛙市场价格高企,吸引了大批养殖爱好者进入青蛙养殖行列。各地媒体也先后报道了大量养殖青蛙取得成功的典型。

随着黑斑蛙养殖技术的逐步成熟,一部分优先掌握青蛙养殖核心技术的养殖者将实现较高好的养殖效果,青蛙养殖的单户年出产量、亩产量及养殖效益都将被进一步刷新。养殖青蛙的市场供应量将明显增大,之后会取代青蛙而成为市场青蛙供应的主体。


重庆市半亩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青蛙养殖、推广销售为一体的生态养殖基地,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临溪镇高建正东路130号,这里风景秀丽,青山绿水,环境优雅,是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理想之地本场供应青蛙种苗,成品蛙及青蛙养殖技术培训。


黑斑蛙养殖技术,黑斑蛙幼蛙饲养

  重庆半亩田公司是一家以青蛙养殖、推广销售为一体的生态养殖基地,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临溪镇高建正东路130号,这里风景秀丽,青山绿水,环境优雅,是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理想之地本场供应青蛙种苗,成品蛙及青蛙养殖技术培训。

  黑斑蛙幼蛙饲养:

  1、巩固驯养:幼蛙高密度养殖每平方米100~150只,饲养在内壁平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2、诱饵驯食:幼蛙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家畜养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后过渡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

  3、投料时间:幼蛙投料时间春、秋季在午时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体重50克以下投饵量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

  4、分级饲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分级饲养有利于提高黑斑蛙养殖的经济效益。



商户名称:重庆市半亩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