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冀盛通达管业助力山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作者:2018/11/27 7:01:22

“哗哗哗……”拧开水龙头,一股清澈的泉水从河曲县马连口村村民任小军家的水龙头里汩汩涌出。11月12日,任小军站在自家院子里,向记者介绍说:“以前全村用水只能依靠一口580米深的水井,不得不在家中备上多个水缸、水桶。每天放水的时候,将其装满,以备全天之用。”今年9月底,量足、安全的放心水从水塔流入到马连口村村民家中,实现全天候供水。对于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的村民们来说,“拧开水龙头就有水”的夙愿终于实现。 
 

  河曲是山西农村饮水安全试点县,马连口村的变化,正是我省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工程中的一个缩影。目前,我省已建成农村饮水工程3.3万处,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得到根本性改善,共有2418万农村人口从中受益。
 

  涓涓清泉滋农家
 

“现在通了自来水,吃水可方便了,再也不愁吃不到水了。”万荣县永利村村民王大华一脸的幸福。
 

  万荣县地处峨嵋岭台地,土厚水深,十年九旱,素有“干万荣”之称,“宁给一口馍,不舍一口水”是当年万荣缺水少水的尴尬写照。在一些贫困的农村,吃水先要去拉水,然后倒在自家的水窖里,用的时候再往上泵,着实不容易。
 

  2016年以来,万荣县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配套改造,为全县14个乡镇132个村庄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贫困村39个,涉及贫困户3107户,贫困人口10440人。目前,万荣县65个贫困村自来水***率达到95%。
 

  水利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更是农业的命脉。现在不仅人们吃上了方便干净的水,地里的庄稼也过上了“吃水无忧”的日子。在万荣县万泉乡北涧村水利灌溉扩面工程微喷示范区,菜农张家惠正在给自家大棚里的蔬菜浇水,涓涓溪水均匀喷出,绿油油的蔬菜茁壮茂盛。“原来看天吃饭,现在浇水省时省力,人都不用亲自到地里,在家打个电话就能浇,浇多少都能自己控制,而且用微喷浇的菜,品相好、质量高,还能卖个好价钱,我种大棚一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日子越来越好啦!”。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老百姓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受益直接、保障根本的民生工程。攻克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堡垒,全省各县市都在积极寻找破题之法。
 

  碧水长流润万家
 

“咱原来喝的水又苦又涩,干旱天水量还不足,现在水龙头一拧,水就出来了,又干净又充足。”大同县杜庄乡土井村农民郭成功一说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就不住地夸赞。去年以来,大同市将“饮水安全到人、到户、到村全覆盖”作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力,抓实抓细,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大同县杜庄乡土井村***36万元的饮水安全工程,让全村89户家家通上了自来水。 为山西PE管用户提供质量放心安全的PE给水管材,是山西冀盛通达管业永远的使命。
 

  “进来坐,喝点水。”走进阳高县上马涧村的一处小院,主人宋桂花热情地端上一杯热乎乎的开水:“现在我们这儿的水,干净、好喝,你尝尝!以前啊,喝的水都是高氟水,小孩一长乳牙就开始发黄。”
 

  因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高硬度水,一口黄牙成为一些偏远地区农民“难以启齿”的痛。而更为严重的是,心脑血管、***、泌尿系统***发病率不断攀升,因水致病、因水致贫现象十分普遍。
 

  攻克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堡垒,成为我省水利扶贫面临的一道难关。迎难而上,攻坚拔寨。阳高县从水源选择开始,坚持宜提则提、宜引则引、宜改则改,做到优化水源。根据区域实际,采取多村集中改水、单村集中改水、分户改水和吃水点改水等四种改水模式,科学布局。并派出技术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水质处理的技术。

商户名称:山西冀盛通达物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