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黑色煤炭 绿色创新
作者:2012/3/22 1:42:47

观看视频请点击http://news.cntv.cn/china/20120321/120742.shtml    冀中能源 峰峰集团 梧桐庄煤矿地源热泵系统  山西和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中方森特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热泵应用所

中国网络***消息(焦点访谈):春天踏青旅游可去的地方太多了。河北的朋友说,现在可以去煤矿旅游。在人们的印象里,煤矿总是和黑、脏、乱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河北冀中能源的一些煤矿,看不见黑黑的煤灰,和高高的矸石山,随处可见的是小桥流水、亭阁走廊、花草林木,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煤矿还真的成了旅游景点。

    近年来,绿色发展一直是冀中能源集团创新改革的方向。该集团成立于2008年,是***7个亿吨级煤炭企业之一,中国第二大主焦煤基地,去年进入世界500强。

    据冀中能源董事长、党委***王社平介绍,绿色开采不仅是他们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创新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他们的创新理念中,不只把煤炭作为资源,更把空气、土地、地下水等与煤炭相关的因素,都当作一种重要资源,认真保护、科学发展、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实现绿色开采,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煤炭生产的伴生品——矸石,也就是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岩石。矸石不仅是污染源,还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它们常常从地下运到地面后堆放在露天,形成一座小山。然而,2001年邢东矿的建设,打破了矸石就一定得从地下运到地面的思维定势,它们把废料当成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研发出了一种新技术,矸石不升井,直接用来充填井下开采后留下的空间。这样不仅避免了对地面的污染,遏制了采煤导致的地面塌陷,还解放了原来怕地面塌陷而不能开采的一些建筑物下的呆滞煤量。目前,这项技术已为邢东矿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4亿元,并在多个煤矿进行了推广。

    去年,邢东矿等矿更是创新性地将洗煤厂从井上搬到了800多米深的井下,经过分离的矸石被直接运到井下工作面进行回填,而运到井上的就已经是精煤了。这不仅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更保护了环境。

    在绿色开采、生态矿山的建设中,如何保护地下水系也是个***。

    为了减少***活动对地下水系的影响,梧桐庄矿创造了保水开采的新方式,先查清水系,再用技术手段保证不***地下水的总体流向,减少地下水的渗出。通过治理,梧桐庄矿井下涌水量已由每分钟17.5立方米减少到5立方米。但即使这部分水矿里也不愿浪费,他们在井下和井上分别设立了地下水净化系统,以保证净化后的水可以重新回灌到地下。

    为了避免这些***废水被排放到地面污染环境,地下的净化系统会通过加药等方式进行初步沉淀。经过井下一级澄清的水已经显得干净了许多,而经过井上的二次处理后,水的浑浊度更是大大降低。这些水被直接回灌到井下1200米深处,从而保证了地下水不丢失,避免了有的地方因缺水造成塌方或者塌陷等情况。

    采煤不烧煤、产煤不见煤、用水不排水、排矸不提矸。如今,这四句话已经成了冀中能源“绿色开采、生态矿山”的生动写照,并强制性地融入到了整个生产过程中,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绿色”转型也将是煤炭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采前要青山绿水,采后要绿水青山。用***少的生态代价获得***多的资源,用***小的治理成本再造矿区的生态环境,以这种绿色开采为代表的创新文化,让冀中能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而这种发展思路的转变,不仅带来了一家企业的成功,还给所有矿业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样本,更为传统产业转变方式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

商户名称:山西和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