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
现代显微镜放大倍数。 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就是那种经典传统看***的望远镜,放大倍数只能达到1600~2000倍,不要说看原子,就是毒也无法看到。因为光学望远镜的分辨率只有200~300nm,一般病毒大小在几十到100nm之间;而原子尺寸在0.1nm,就更看不到了。 现代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在300万倍左右,是光学望远镜的约1500倍,分辨率约0.2nm,因此勉强可以看到原子大致的样子,但只是一个的较为模糊的图像,看得并不很清楚。原子放大了300万倍有多大呢?10^-10/3000000=0.0003m,就是0.3毫米,这个原子图像在人眼视界里还是看不见的,通过显示器放大,才能够看到原子的大致样子。
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人们对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电子显微镜的诞生 人们对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1864年,麦克斯韦把全部电磁现象归结为一组数学方程,推论出自然界存在电磁波,指出光只是波长在一个很小范围内的特殊的电磁波。 显微镜的演化史,先有放大镜才有了显微镜,清晰的看微观生物世界 1878年人们认识到,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在理论上是有限度的。科学家知道,为了提高分辨率,必须采用波长更短的“辐射”来照射样品。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题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的,揭示了光子的波粒二象性。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因为这篇的成就。1923年夏天,32岁的德布罗意提出,一切实物粒子都具有波动性;1924年,他给出物质波波长的计算公式,实物粒子动量越大,它的波长就越短。德布罗意获得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显微镜有效放大倍数的再认识
对显微镜有效放大倍数的再认识显微镜的有效放大倍数(M)与物镜数值孔径(NA)的关系可以表示为:550NA<M<1100NA>,长期以来,显微镜使用者一直遵循这一关系式。但是,VanderVoort在其所著《金相学——原理与实践》一书中指出,上式是在用理想的眼睛观察具有理想反差物象的条件下推导出的,因此不要当做教条来遵循。实际上,分辨率不仅与物镜的分辨率有关,而且还与物象的反差有关。此外,照明条件、放大倍数、物镜质量,以及观察条件都会影响物象的反差,因而也会影响分辨率。他指出,为了获得分辨率,有效放大倍数应当是条件下的4倍左右,即M≈2200NA;同时,使用4000×或更高放大倍数的显微照片也是完全合理的。
抛光的目的是去除细磨后遗留在磨面上的细微磨痕
抛光 抛光的目的是去除细磨后遗留在磨面上的细微磨痕,得到光亮无痕的镜面。抛光的方法有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和化学抛光三种,其中的是机械抛光。机械抛光在抛光机上进行,将抛光织物(粗抛常用帆布,精抛常用毛呢)用水浸湿、铺平、绷紧并固定在抛光盘上。 启动开关使抛光盘逆时针转动,将适量的抛光液(氧化铝、氧化铬或氧化铁抛光粉加水的悬浮液)滴洒在盘上即可进行抛光,抛光时应注意: ?试样沿盘的径向往返缓慢移动,同时逆抛光盘转向自转,待抛光快结束时作短时***轻抛。 ?)在抛光过程中,要经常滴加适量的抛光液或清水,以保持抛光盘的湿度,如发现抛光盘过脏或带有粗大颗粒时,必须将其冲刷干净后再继续使用。 ?抛光时间应尽量缩短,不可过长,为满足这一要求可分粗抛和精抛两步进行。 ④抛有色金属(如铜、铝及其合金等)时,在抛光盘上涂少许肥皂或滴加适量的肥皂水。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