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快速热电偶代理欢迎来电
作者:埃克申2020/9/11 2:22:27







热电偶测量时容易发生的故障实例

热电偶测量故障排查

使用热电偶测量温度时,有时会无法获得正确的测量值。下面汇总了热电偶测量时容易发生的故障实例。

按照总体的热电动势为1.00mV 3.00mV 10.00mV=14.00mV,测量值为100℃。(以热电动势的各数值作为参考值)

1、热电偶与补偿导线的极性反接

如果弄错热电偶与补偿导线的极性,则无法正确测量。

总体的热电动势变为-6.00mV,显示仪表上显示错误温度。

2、铜导线代替补偿导线使用等

有温度梯度时,如果使用铜导线等替代补偿导线,则无法正确测量。

总体的热电动势变为11.00mV,测量器上显示错误温度。

3、使用了不同种类的热电偶和补偿导线

如果使用与测量器不同种类的热电偶与补偿导线,则无法正确测量。

总体的热电动势变为7.50mV,测量器上显示错误温度。


热电阻和热电偶的区别是什么

一、信号的性质,热电阻本身是电阻,温度的变化,使电阻产生正的或者是负的阻值变化;而热耦,是产生感应电压的变化,他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二、两种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范围不一样,热阻一般检测0-150度温度范围(当然可以检测负温度),热耦可检测0-1000度的温度范围(甚至更高)所以,前者是低温检测,后者是高温检测。

三、从材料上分,热阻是一种金属材料,具有温度敏感变化的金属材料,热耦是双金属材料,既两种不同的金属,由于温度的变化,在两个不同金属丝的两端产生电势差。


插入深度热电偶插入被测场所时,沿着传感器的长度方向将产生热流。当环境温度低时就会有热损失。致使热电偶与被测对象的温度不一致而产生测温误差。总之,由热传导而引起的误差,与插入深度有关。而插入深度又与保护管材质有关。金属保护管因其导热性能好,其插入深度应该深一些(约为直径的15—20倍),陶瓷材料绝热性能好,可插入浅一些(约为直径的10-15倍)。



热电偶的插入深度对测温的影响

响应时间的影响

接触法测温的基本原理是测温元件要与被测对象达到热平衡。因此,在测温时需要保持一定时间,才能使两者达到热平衡。而保持时间的长短,同测温元件的热响应时间有关。而热响应时间主要取决于传感器的结构及测量条件,差别极大。对于气体介质,尤其是静止气体,至少应保持30min以上才能达到平衡;对于液体而言,较快也要在5min以上。对于温度不断变化的被测场所,尤其是瞬间变化过程,全过程仅1秒钟,则要求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在毫秒级。因此,普通的温度传感器不仅跟不上被测对象的温度变化速度出现滞后,而且也会因达不到热平衡而产生测量误差。选择响应快的传感器。对热电偶而言除保护管影响外,热电偶的测量端直径也是其主要因素,即偶丝越细,测量端直径越小,其热响应时间越短。为了提高检定效率许多企业采用自动检定装置,对入厂热电偶进行检定,但是,该装置也并非十分完善。



商户名称:天津埃克申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