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质量管理的指标:共晶团
灰铸铁共晶结晶时,石墨与奥氏体几乎同时生长,由两个固相形成多面体结晶.其特点是石墨在共晶团间不连续,这就严重地消弱了石墨对基体的割裂作用,所以共晶团数目越多,越细化.强度提高很快,这同一般合金化所引起的强化不同,后者是强度增加 硬度也增加.而前者是强度增加的同时硬度增加的并不明显.这是一种弥散强化形式.
例如:内燃机缸盖不少于350个/平方厘米 这样高压缩比下,不漏气,备用功率大.
天津埃克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铸造设备研究开发,工业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设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
热分析技术的原理
热分析的原理出自铁碳平衡相图如上,它给出了铁水成分与凝固过程中相变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铁水凝固相变温度又与铸件成型后的各项物理性能存在一定的关系,我们就是通过这种关系进行金属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预测,通过调整铁水中主要的碳、硅含量,得到不同的铸件***性能。
1)铁水温度的检测是铸造生产铁水熔化时需要加强控制的重要参数。对消除坏的遗传性、纯净铁水内在质量、减少废品、降耗节能都是必要的。
2)铁水温度检测的方式中,快速热电偶检测是成熟、可靠、操作简便的方法,值得在铸造工厂广泛使用
3)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产现场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可以方便地记录过程参数,并且可以统计分析后指导我们的生产。
热分析的意义 原理:利用热效应进行物质分析的一种方法,具体是通过测定物质的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物性变化来确定物质状态变化的方法
过去主要应用金相图的制备及物质矿相分析上。
铸造行业:根据合金凝固过程的温度变化来确定其转变温度的方法,进而确定物质成分、状态(例如球化率)和机械性能等。
铁水热分析的发展及现状
热分析发早是1900年有人提出,50年代才形成热电偶用于热分析的雏形,60年代实现消耗性样杯,并形成CEL测量,67年完成含碲(Te)涂料样杯的专利.至70年代中期,铁水成分热分析基本成熟,以后虽然有了多种样杯及多参数,多性能,二次仪表的改进,但都没有(C Si CE)成分热分析一样的突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