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可控硅有阳极A、阴极K、操控极G三个引出脚
单向可控硅有阳极A、阴极K、操控极G三个引出脚。双向可控硅有榜首阳极A1(T1),第二阳极A2(T2)、操控极G三个引出脚。只有当单向可控硅阳极A与阴极K之间加有正向电压,一起操控极G与阴极间加上所需的正向触发电压时,方可被触发导通。此刻A、K间呈低阻导通状况,阳极A与阴极K间压降约1V。单向可控硅导通后,操控器G即便失去触发电压,只要阳极A和阴极K之间仍坚持正向电压,单向可控硅继续处于低阻导通状况。只有把阳极A电压拆除或阳极A、阴极K间电压极性发作改动(交流过零)时,单向可控硅才由低阻导通状况转换为高阻截止状况。单向可控硅一旦截止,即便阳极A和阴极K间又从头加上正向电压,仍需在操控极G和阴极K间有从头加上正向触发电压方可导通。单向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状况相当于开关的闭合与断开状况,用它可制成无触点开关。
可控硅模块的三个极性该如何判断?
可控硅模块的三个极性该如何判断?
1、用万用表的Rx1000Ω或Rx100Ω,分别测量各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其中若测得两管脚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即为T1极和G极,余者为T2极。
2、T1极和G极的区分:任选其中一极为T1,将万用表拨至RX1Ω,不用分表笔的正负,分别将两笔至T2极和T1极(假设)。用和T2相接的表笔在保持和T2相接的情况下和G(假设)相接,这时会看到晶闸管的阻值明显变小,说明双向晶闸管可能因触发导通而处于通态,再在保持该表笔和T2相接的情况下和G极(假设)断开,如果晶闸管仍于通态,则对换两表笔,重复上述步骤。如果仍能使晶闸管处于通态,则假设是正确的,否则假设是错误的。这样就应该对换假设的两极再重复上述的步骤。
可控硅模块的三大作用
1、可控整流作用。
可控硅模块的一大作用就是可控整流,这也是可控硅模块基本作用,大家所熟知的二极管整流电路只可完成整流的功能,并不能实现可控,而如果能够将二极管换成是可控硅,就构成了一个可控整流电路。
2、用作无触点开关。
这是可控硅模块的作用之一,可以用作无触点开关,在自动化设备中经常会被用到,代替通用继电器,具有无噪音、寿命长的特点。
3、开关和调压作用。
这是可控硅模块的第三个作用,经常应用于交流电路中,因为被触发的时间不同,所以通过它的电流也只有其交流周期的一部分,通过它的电压也只有全电压的一部分,所以,能够起到调节输出电压的作用。
可控硅模块所具备的特性
1.可控硅模块可以放大功率数十万倍,以小功率控制大功率,方便我们平时的操作使用;
2.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能在瞬间内开通、关闭,使用起来非常快捷、,并且费用很低。
3.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有噪音的出现,也无火花,并且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可控硅模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晶闸管,它在应用中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呢?
触发驱动的问题,在本系统中,由于***负载的存在,阳极电流上升率低,若不施加宽脉冲触发,则晶闸管往往不能维持导通状态。
晶闸管是一种开关器件,在应用的过程中受结温、通态电流等的影响,其中以结温及反向电压影响大,结温愈高,关断时间愈长;反压越高,关断时间愈短。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