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小知识:
一、500ml的白酒不等于1斤重。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500ml水刚好就是1斤的重量。但是酒精的密度比较低,所以也连带拉低了白酒的密度。比如38度的白酒,密度约为0.95,500ml重量为475克。53度的白酒,密度约为0.92,500ml约为452克,差不多就是9两重。所以度数越高,重量越低。
唐山盛世凤凰酒在秉承传统酿造工艺基础上融合名家所长,靠特有的天然植被及其微生物区系和上乘的凤凰泉地下水,以及天然青石凤凰窖发酵,配以恒温恒湿洞藏陈贮,形成凤凰系列酒的醇香清雅、和顺绵甜、悠香持久的特有风格。
白酒的起源
关于白酒起源的说法有以下几种:白酒起源于汉朝之说,是因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与白酒相关的汉朝青铜蒸馏器而认为白酒起源于汉朝;白酒起源于唐朝之说,是由唐诗“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闻琥珀香”“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而来;而据《宋史食货志》有关内容记载,表明北宋初期已有烧酒;支持白酒起源于南宋之说的,是1975年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经***考证确认为用于白酒蒸馏的南宋铜制烧酒锅;白酒起源于元朝一说,是根据明朝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但经考证,李时珍的记载与事实有较大出入。以上诸多白酒起源的说法,即使按南宋开始计算,距今也有约1000年的历史。
白酒的发展
***成立以来,我国的白酒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白酒行业出现了数以千计的新成果、新技术。以生产技术为例,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的原度酒不进行后期的加工处理,仅加浆调度后就装瓶上市销售。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提出了对香和味的要求。1956年,***为提高白酒出酒率,在山东省烟台市***了以提高出酒率为***、以改进工艺操作为突破口的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出版了中国白酒业部白酒工艺用书——《烟台操作法》。20世纪60年代初,以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为主,在四川省永川地区***了试点,并正式出版了《四川糯高粱小曲酒操作法》;1957年又在四川省泸州市进行了试点,在泸州老窖曲酒厂总结了泸州老窖传统工艺;1964年该所又接受***轻工业部的任务,进行了人工改窖、新窖老熟的研究工作。通过实践,人们认识到,浓香型大曲酒质量的优势主要取决于发酵池的新老(即窖龄)。一般来说,发酵池中的窖泥使用时间越长,其富集的窖酒功能微生物越多,所产酒的质量就越好。近30年来,酒类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酒厂科技人员都开展了强化老窖泥、培养老窖泥、培养酒类微生物等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工艺操作上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革新。1998年山东轻工业学院(现齐鲁工业大学)研发的脱水活性窖泥功能菌等产品,为白酒厂的窖泥改造提供了方便,使浓香型大曲酒的品质得以提高,也为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白酒的香型 浓香型白酒:亦称泸香型、香型,以泸州老窖特曲及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特点可用六个字、五句话来概括:六个字是香、醇、浓、绵、甜、净;五句话是窖香浓郁,清冽甘爽,绵柔醇厚,香味协调,尾净余长。浓香型白酒的种类是丰富多采的,有的是柔香,有的是暴香,有的是落口团,有的是落口散,但其共性是:香要浓郁,入口要绵并要甜(有“无甜不成泸”的说法),进口、落口后味都应甜(不应是糖的甜),不应出现明显的苦味。浓香型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是窖香(),并有糟香或老白干香(乳酸乙酯),以及微量泥香(丁等)。窖香和糟香要谐调,其中主体香(窖香)要明确,窖泥香要有,
也是这种香型酒的独有风格,但不应出头,糟香味应大于香味,浓香要适宜、均衡,不能有暴香。从工艺上分:香气以为代表,以五种粮食为原料的循环式的跑窖生产,其质量特点为: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落喉净爽,口味协调,恰到好处,并以酒味著称。另一种是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以高粱为原料的本窖还本窖生产。其质量特点为:无色透明,醇香浓郁,饮后尤香,清洌目爽,回味悠长。再一种是以高粱为原料采用老五甑为生产工艺的,如古井贡酒、洋酒大曲、双沟大曲等。浓香型大曲酒的主体香为,都采用继槽混蒸,泥窖发酵固态生产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