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絮凝电极材料的选择与水中所需处理的污染物种类有关,常用的电极材料是铝或者铁。通电后电极上的金属将被氧化形成金属离子,与己打破稳定状态的各种污染物吸引结合,进一步促使悬浮物形成易被分离沉淀的絮体。具体电子化学过程如下:极板通电后会产生电荷,天津电子絮凝设备,电荷吸引周围的小颗粒,打破物质原先的稳定状态,并通过改变颗粒的极性使小颗粒互相粘合形成新的大颗粒从而易于沉淀。电流将H2O电解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这些氢离子与溶解状态乳化油、油泥、染料等分子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同时将油、油泥、染料等置换出来形成非溶解状态物质并沉淀。极板在通电后同时会产生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与污水中的氯化碳氢化合物中的氯离子结合形成易于沉淀的络合物。去除的污染物包括有***、、氯化PCB等。极板周围产生的氯离子还具有漂白作用。水中存在的大量电子流消除了水合物的极性,使胶体状物质游离并沉淀,同时电荷量的提高会形成渗透压因而***、胞囊病毒等。
工艺特点:具备强氧化-自产氧化剂;强还原-自产还原剂;絮凝-自产絮凝剂;气浮-自产气浮超细气泡以及灭菌、脱色与脱臭七大功能于一机。1.封闭式循环流动系统,零排放。2.无需外加化学物。3.产生污泥量少。4.可以处理含高浓度***污水。5.持续、稳定的循环运行过程。6.全自动化系统。7.运行成本低,天津电子絮凝设备价格,耗电低。8.占地面积小9.污水可以回收利用,无二次污染。电絮凝处理效果油脂:动物性、植物性、矿物性油脂,形态上如水合、乳化、混合、溶解性油脂或脂肪均可处理达99%以上。
电絮凝技术以某些形式已经存在一个多世纪了。1906年,Dietrich取得一个电絮凝技术的专利,天津电子絮凝设备生产厂,从那时起,专门有人和公司对电絮凝过程进行改进和修正。1909年,Harries(美国)取得电解法处理废水的专利,它是利用自由离子的作用和铝作为阳极。1956年,Holden(英国)利用铁作为电极来处理河水。1976年,Asovov等人(苏联)利用电絮凝法处理石化废水。1977年,Osipenko等人(苏联)利用电絮凝法处理含铬废水。1983,天津电子絮凝设备厂家,Weintraub等人(美国)利用电絮凝法处理含油废水。2002,Cardia(澳大利亚)取得去除性核素和的专利。现在,电絮凝技术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强产业化的过程,包括解决电化学反应槽的设计、电极除污、能给、操作条件、提供配套设施等关键问题。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