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电絮凝系统生产***团队在线服务 中科雷腾环保
作者:中科雷腾2020/8/13 7:29:11







直流电源和脉冲电源的区别

电源分为直流电源和脉冲电源。直流电源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运行稳定,但其缺陷在于电流的连续使用,造成不必要的能耗增加和极板钝化。脉冲电源循环进行供电和断电的电解过程,这种供电方式使电解过程中的电能利用率趋于有效化。由于通电时间远小于电解处理的总反应时间,电能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供电方式的改变是电絮凝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比较受推崇的是将脉冲电源和周期换向两者结合,这种供电方式兼具有脉冲电源的优势,同时又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交换电极,有利于降低电极钝化和浓差极化的程度,是目前电絮凝技术较为理想的电源。


电絮凝法处理废水的历史久远

电絮凝法处理废水是利用铝或铁阳极溶出,原位生成高活性的多形态聚铝或聚铁絮凝剂,将水体中污染物微粒聚集成团并沉降或气浮分离的除污工艺。电絮凝法具有、泥量小并易于固液分离、无需外加药剂、二次污染少、操控和设备维护简单、易于自动控制和终出水中总溶固(TDS)小等优势,现已逐渐成为处理***、氟离子以及染料等无机、有机废水的有效方法。 电絮凝技术的历史久远,1889 年伦敦首先建成电絮凝法处理海水与电解废液的车间。1906 年,电絮凝技术首先被德国人A. E. Dietrich 在美国申请,并用于船舱污水的处理。由于早期电絮凝技术水平低、能耗高、处理废水种类少,因此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未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工业废水类型的日益复杂和对小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的需求增加,电絮凝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对电絮凝剂原位生成及其絮凝机理的深入解析,各种因素对絮凝效率及电极极化和钝化的影响机制,电絮凝法对更多类型废水处理的尝试,以及电絮凝技术耦合电气浮等***工艺提高整体处理效率等是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


电凝水处理电絮凝技术工作原理

电絮凝水处理 电絮凝技术工作原理: 电凝过程中,电流通过平行金属电极板进入水中。金属电极板根据去除物质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材料,以达到处理效果,经常应用的有铁、铝、钛、石墨等。每种材料在某个领域中的应用范围都很广泛,同时它在这个领域中的应用又是独特的。反应箱的设计和电极板的选择是以对电凝技术的实验测试和丰富经验为基础的。


商户名称:中科雷腾(天津)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