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法对微污染水中的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电絮凝的反应原理是以铝、铁等金属为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被溶蚀,产生Al、Fe等离子,在经一系列水解、聚合及亚铁的氧化过程,发展成为各种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以至氢氧化物,使废水中的胶态杂质、悬浮杂质凝聚沉淀而分离.同时,带电的污染物颗粒在电场中泳动,其部分电荷被电极中和而促使其脱稳聚沉。 废水进行电解絮凝处理时,不仅对胶态杂质及悬浮杂质有凝聚沉淀作用,而且由于阳极的氧化作用和阴极的还原作用,能去除水中多种污染物。 电絮凝法对于微污染水中的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去除率随着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初始pH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氨氮的去除,在弱碱性时去除效果;静沉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甚微。在电流密度为3.42mA/cm2、电解时间为30rnin、初始pH为7.0~9.0、静沉时间为20rain的条件下,电絮凝法对微污染水中的氨氮具有去除效果。
工业废水处理中大多用传统的絮凝沉淀方式
工业废水处理中大多用传统的絮凝沉淀方式,是颗粒物在水中作絮凝沉淀的过程。电絮凝技术是利用电的解离作用,在化学凝聚剂的协助下,除去废水中的污染物或把***物转化为***物。 某企业的废水,循环使用了几年后,废水中的盐类积累的非常高,传统的絮凝沉淀已经对废水没什么效果,不管是从表观絮体还是从加药后的上清液的颜色来看,都看不出有什么效果。但是经过电絮凝设备反应后,呈现出很好的絮体外观,且从废水的色度感官上看,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之后取传统絮凝沉淀和电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做COD的去除率对比试验,电絮凝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为60%,而传统絮凝沉淀的去除率为10%,且电絮凝不需要对废水中投加任何絮凝剂,这就为今后的废水循环使用时间和循环使用次数的延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水中阴离子和阳离子对电絮凝过程的影响
电极 电絮凝水处理通常采用的电极材料有两种:铝和铁。对于饮用水处理,通常采用铝作为阳极。这首要是因为采用Fe阳极时,Fe的耗损量要比施用AI时的耗损量大3~10倍,并且经常出现极化和钝化现象。此外,施用Fe阳极时要求水在电极之间停留的时间更长。虽然铝离子要比铁离子的凝聚效果好,但从实用和经济的角度看,在废水处理中还是施用铁比铝更方便和合适些。 电流密度 电絮凝过程当中的电流密度决议了金属电极(AI、Fe)上金属离子(AI3 、Fe2 )的溶出量。对于铝而言,其电化学当量为335.6mgA-1h-1,铁的电化学当量则为1041mgA-1h-1。 采用电絮凝净化水和废水时,好电流密度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当电流密度很高时电解槽的工作为有利,因为这时电解槽的容积和电极的工作表面获得了充分的利用。 水中阴离子和阳离子对电絮凝过程的影响 影响电絮凝过程的阴离子首要有CI-、SO2-4和CO32-等,NO3-对电絮凝过程基本没有什么影响。水中存在CI-时铝阳极处于活化状况,电流效率大于100%,并且其大小与CI-含量有关。此外,在电絮凝过程当中存在CI-时,电解过程当中会生成活性氯,可杀灭水中的病毒的球菌等,消毒效果明显。SO42-和HCO3-使铝的阳极消融过程减慢,SO42-***CI-的活化作用,并且当[SO42-]/[CI-]>5时,铝的电流效率开始逐步减低。当在总的阴离子含量中加入约20%CI-时,电絮凝水处理铝阳极的消融进行得很有效,并且铝的电流效率达到对于氯介质所特有的值。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