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电路稳定度
电路稳定度需要根据实际电路的要求来确定,如果稳定度不够,可以适当增加R1和UI,还可以选择动态电阻r比较小的稳压管。
元件选择
这个电路选择元件的步骤与硅稳压管并联稳压电路类似,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初选调整管T1和稳压管D1
选择调整管T1时,主要考虑其额定电流ICM要大于输出电流IO,以保证负载开路时调整管不会因为电流过大而损坏。另外,为了保证调整管有良好的调整作用,还要求β值大、漏电流小。
选择稳压管D1时,主要考虑其稳定电压与T1发射结电压之和要等于输出电压。
(2)选定输入电压
为保证稳压电源的效率,输入电压一般不要选择过高,以不超过2 UI为宜。
(3)选定限流电阻R2
对于并联稳压电路而言,限流电阻R2是整个电路工作好坏的关键。R2选择大,稳压效果较好,但功耗大(因为电阻功耗P=I2R),同时要求输入电压增大,电源的效率就比较低。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考硅稳压管并联稳压电路元件选择的第三步。
(4)检查电路稳定度
整个电路的稳定度需要根据实际电路的要求来确定,如果稳定度不够,可以适当增加R1和UI,还可以选择β值较大、漏电流较小的调整管。
电压不平衡是由于算出的匝数不为整数造成的
有时候电压不平衡是由于算出的匝数不为整数造成的,如半匝,当然半匝是有办法绕的,但半匝的绕法也是很***的(可参考其他资料),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二极管的压降来调整,如12V用7匝,5V用3匝,如果发现12V偏高,则12V借用5V的3匝,但剩下的4匝的起点从5V输出的整流管后面连接,则12V的整流管的压降为两组输出整流管的压降和,如:0.5(5V) 0.7(12V)=1.2V,另外12V输出负载变化时,其电流必然引起5V整流管的压降变化,也就是5V输出变化,而5V的变化会通过反馈调整,这样也间接控制了12V。7、通过监控模块进行系统各参数设置及监控,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具有遥测、遥调、遥控、遥信等4遥功能。
辅助输出电压满足变压器匝数比的关系
理想情况下,辅助输出电压与主输出电压满足变压器匝数比的关系,即只要使主输出电压保持稳定,则辅助输出电压也能保持稳定。
但实际上由于受变压器各个绕组间的漏感、绕组的电阻、电流回路寄生参数等的影响,辅助输出电压随输出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当主输出满载,辅助输出轻载时,辅助输出电压将升高; 而当主输出轻载,辅助输出满载时,辅助输出电压将降低。 这就是多路输出的负载交叉调整率问题。
解决办法:调节两管驱动,让他们尽量同时关断,情况略有改善,但还是无法平分电压.
分析:这个应该是两个原因引起的,一个是直流电源PCB寄生参数的不同导致,两个位置的管子,DS的实际电容有差异.另外一个是,驱动不是很同步关断.
直流电源系统项目:UC3845控制辅助绕组反馈的反激现象:直流电源输出主路电压在开机的时候有很大过冲.但是,参与反馈的辅助绕组的电压并没有过冲.
解决办法:为了可调节调整率,辅组绕组上串联了一个电阻.将这个电阻的阻值减小,主路直流电源输出过冲明显减小.
分析:由于反馈采样的是辅组绕组,而辅组绕组串联了一个电阻,导致启动的时候,辅组绕组的电压和反馈处的电压,有压差,通过隔离变压器耦合,导致直流电源输出电压过冲.
直流电源系统项目:NCP1014, 光藕反馈反激现象:人家已经做过的成熟板子,重新焊了一块之后,发现直流电源输出稳压不对.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