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流经地区的不同, 河流大体上分为山区河流及平原区河流两大类。 由于所处的地理、地质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其具有各自的特点。山区河流的河床由水流不断的纵向切割和横向拓宽形成, 平面形态十分复杂。 平原区河流的河床演变主要体现在河槽中成型堆积体的发展和变化上,汛期淤积壮大,枯季冲刷萎缩,还会发生平面位移;与此相应,中水河槽的平面外形也会发生变化,河岸在有些地方会蚀退,而在另一些地方则会淤长。评价中,应注重河流类型和特点,抓住主要矛盾,充分分析河床演变过程和趋势。
应掌握河流相关规划, 尤其涉及不同地域时,不同地域都有各自不同的规划,应、详细调查了解防洪评价区域评估规划的情况,包括综合利用规划、防洪规划、岸线规划、河道整治规划及相关城市规划等,对桥梁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分析要、深入、到位,确保桥梁建设符合规划要求,从而保证评价、客观。
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洪水灾害的易发多发地区。目前山区农村宅基地选址没有经过专门的防洪评价区域评估,常见有村庄在病险水库下游洪水淹没区建房,或在河道内沟谷中建房,或在山脚下地势低洼处建房,或在山坡下切坡建房,埋下了洪水灾害隐患,一旦山洪爆发,这类房屋会阻碍行洪,壅高洪水位,甚至改变洪水流向,影响堤岸安全,人为增强了洪水的***能力,加之农村经济不发达,村内亦没有足够的防洪排水措施,以致房毁人亡,因此在宅基地选址阶段进行防洪评价区域评估就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山区村庄被改造,农村居民点被合并重组,基于防洪减灾的宅基地规划对于保障选址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宅基地选址阶段进行防洪评价,可以使宅基地尽量避开洪水灾害区,避免在以后发生洪水灾害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抗洪救灾,当无法躲避洪水威胁时,也可以提前采取截洪、分洪、护岸、防冲和清障疏浚等工程措施对洪水进行有效防御,同时还可以借助洪水监测及预警系统等非工程措施,提前预见洪水灾害的发生,做好人员转移。
高桥湾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对行洪的影响,是橡胶坝施工造成的。施工围堰、施工平台将造成壅水和冲刷增大,影响河道行洪。在汛期,工程不施工,减少了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工程施工年,非汛期来临之前就已经把橡胶坝主体完成,橡胶坝底板高程达到 62.6m,经过河道平整,坝址处行洪断面减少 9.5%,造成一定的阻水和下游冲刷,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堤防的安全监测,做好应急预案。
坝址河段河势较为顺直,河道主要受人为干预影响较大,防洪评价报告区域评估,随着橡胶坝工程的实施,对坝址上下游滩地岸坡会采取一些相应的整治措施,河段将向有利于稳定河势方向发展。
现状坝址至迎驾大桥段右侧堤顶道路标准低,路面高程大部分低于该段河道 20 年一遇行洪水位 66.59m,需要进行改建,路面结构标准不得低于现状路面结构标准,汛期必须保证防汛道路的通畅。左岸利用堤防上下坡道作为施工临时交通道路,对防洪堤的扰动较小,且橡胶坝的建设不阻断两岸防汛道路,不影响防汛车辆、物料的通过。橡胶坝建成正常蓄水后,汛期全部塌坝,同时汛期服从防汛调度,并加强防汛水情信息沟通。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