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机组区域节能潜力项目分布分析,可以看到通过加大改造力度提高热力系统和汽缸效率,降低设备耗电水平,提高设备运行维护标准,进行重大节能技术问题试验研究等工作,可以极大提高机组经济性。为此区域节能评价中对运行优化、相应***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同时进行了详细的定量性分析,提出了共享建议。区域节能评价工作不仅使国华电力公司节能管理在深耕细作上迈上新台阶,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且使技术团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同时看到了与***单位的差距和实现“三型”企业集团需要发愤图强的努力方向。
(1)总体布局。被动式“零能耗”建筑物应遵循区域节能评价实施方案“被动优先”的设计原则,通过建筑物设计手段降低建筑物能耗,然后采用主动区域节能技术进行优化补充。铁路项目建筑物区域节能评价时,可以着重对建筑物总体布局进行分析,校核建筑物设计并提出节能要求,即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区域节能评价实施方案控制体形系数和窗墙面积比等。
(2)建筑物围护结构。被动式“零能耗”建筑物保温隔热的要求超过一般建筑物区域节能评价实施方案的要求,应优先选用保温隔热材料和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外窗系统等。铁路项目建筑物区域节能评价时,可以考虑针对被动式“零能耗”建筑物的可选择保温层材料、厚度、门窗等进行工程可行性和工程经性分析。
(3)综合评价分析。建筑物“零能耗”的实现,不仅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建筑物设计,还需综合考虑建筑物用能系统,将建筑物围护结构与建筑物能源设备系统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铁路项目建筑物节能评价时,不仅区域节能评价实施方案和分析建筑物的相关设计参数,还应结合暖通等相关***的设计统筹分析,做到围护结构、供暖供冷设备、新风热回收、通风系统、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利用的有机结合,实现建筑物“零能耗”。
( 3) 缺乏相应的经济鼓励政策建筑节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 但***及地方缺乏对建筑区域节能评价实施方案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 建筑节能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我国建筑节能尚处于起步阶段, 单纯依靠用户、建设方自发的行为无法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我国既有建筑面积近4×1010 m2, 建筑物围护结构和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工作量巨大, 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急需***出台相关的经济鼓励政策, 引导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建筑节能发展。
( 4) ***对建筑区域节能评价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不够建筑节能的顺利推进, 还有赖于经济上可以承受的***成熟的技术, 以及质量合格、数量足够的产品的支持, 但是, 正在起步发展中的建筑节能产业作为一个复杂多样的产业群体, 存在起点低、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弱等问题。目前, 过渡地区的建筑区域节能评价实施方案标准即将颁布实施, 南方炎热地区的建筑区域节能评价实施方案工作也已经启动, 这些标准的实施需要大量成熟可行的技术和产品作为支撑, 但***在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还很不够。
建立指标体系旨在帮助决策者评价工作进展状况, 并适时衡量整个系统的发展程度。现在不可能研究出一种的衡量尺度, 哪怕是一套的指标,因为建筑区域节能的许多方面( 例如公众的节能意识) 不容易量化。因此, 本文在以下原则基础上建立建筑生命周期节能评价指标体系:
1 过程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此原则要求同时照顾到建筑生命周期和各主要层次。
2 性与***性相统一的原则此原则的内涵是既要相对, 又要突出***。
3 性与模糊性相统一的原则指标体系的各部分关系是否协调, 有的指标可以度量, 有的指标只能指明趋势或方向。
4 差异性与变动性相统一的原则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 区域间自然条件差异大,因此应考虑具体区域的特殊性。同时, 人们对事物发展变化的特征与规律的认识具有相对性, 因此, 这种基于对事物变化的认识而建立起来的评价系统又具有相对性, 所以必须随社会发展变化, 不断地修改补充评价指标体系。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