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泵站供电设计应符合现行***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052的规定。泵站按照规模和重要程度负荷等级。二级负荷供电宜采用双回路供电。双回路供电宜配置双回路自动转换装置。
一体化泵站配电设计应符合现行***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054的规定。
一体化泵站配电线缆的选择应符合现行***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217和《布线系统载流量》GB/T16895.15的规定。
采用TN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应采用TN-S系统接地保护形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
控制柜和泵站配套设备的电机外壳均应就连接到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上或接地干线上。
控制设备的安装电涌保护器(SPO)。电涌保护器的接地端与配电箱的保护接地线相连接。配电箱的接地线应就近连接到等电位接地端子或接地干线上。
一体化预制泵站集水池的布置,应保证水流平稳,流态良好,不产生涡流和滞流。水泵吸水管应按池的中轴线对称布置,每台水泵的吸水应不干扰其他水泵的吸水。必要时可设置导流墙,池内角做圆弧状。
一体化预制泵站集水坑内水泵吸水喇叭口的布置,一般应满足水泵技术性能的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每台水泵应设单独的吸水管及喇叭口,喇叭口直径宜采用水泵吸水管直径的1.5倍;
一体化预制泵站喇叭口外缘与集水坑边缘的净距应采用喇叭口直径的075~1.00倍
一体化预制泵站喇叭口与集水坑底的距离,宜釆用喇叭口直径的0,8倍;
相邻两喇叭口的中心距离,一般应根据水泵机组布置的要求确定,但不得小于喇叭口直径的2.5倍。
一体化预制泵站集水池中宜设置水位标尺和水位计,其位置应有利于操作管理人员观测。
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分类有哪些?
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分类有哪些?
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又是一体化污水泵站、一体化雨水泵站、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污水提升泵站、雨水提升泵站、雨污合流泵站、一体化提升泵站、一体化预制泵站、一体化泵站等。
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是用于提升管道雨污排放的泵站解决方案,为了规划用地和恶劣环境地区的排水问题,其采用的是地埋式安装方式,一点都不影响周边环境。仅留出控制柜、泵站顶盖在地面,人们可通过互联网、手机网络连接泵站后台进行操控,无需专人值守泵站。
一体化智能提升泵站技术是一种集成化,综合水泵、泵站技术、控制系统以及远程监控技术的一体化技术,由同一家供应商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维护。对于客户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采用新型缠绕玻璃钢、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筒体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特点。同时具有防腐蚀的性能。对比传统混凝土泵站优势更加突出,成为将来中小型泵站建设的一个趋势。势必在城市排涝、市政雨水泵站建设中承担突出的作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