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系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
实际施工时,屏蔽系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由于屏蔽系统对接地的苛刻要求,极容易造成接地不良,比如接地电阻过大、接地电位不均衡等,这样在传输系统的某两点间便会产生电位差,进而产生金属屏蔽层上的电流,造成屏蔽层不连续,***其完整性。这些材料都具有抗油、抗燃料、耐溶剂腐蚀等能力,并且在低温下具有出色的柔韧性。这时,屏蔽层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干扰源,因而导致其性能反而远不如非屏蔽系统。屏蔽线在高频传输时,需要两端接地,这样更有可能在屏蔽层上产生电位差。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接地?
屏蔽系统本身的要求,恰恰构成保证其性能的很大障碍.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要求处处屏蔽,一旦有任何一点的屏蔽不能满足要求,都势必会影响到系统的整体传输性能。可是,市场上还很少有网络集线器或计算机本身拥有屏蔽支持,所以很难实现整个传输链路的屏蔽。
屏蔽层接地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处理:屏蔽层单端接地和屏蔽层双端接地。
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头通常在敷设现场由安装人员现场完成
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头通常在敷设现场由安装人员现场完成,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纰漏。当温度低时,由于电缆的热膨胀系数与热缩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完全有可能在80以下的环境产生脱层,因此出现裂缝。电缆附件故障占电缆线路故障的主要部分,其宏观主要表现为复合界面放电和附件材质老化。电缆附件故障往往是由于制作工艺不精,人员思想大意,在制作过程中,使附件内部出现气泡、水分、杂质等缺陷,导致局部放电而引起绝缘击穿。电缆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电缆使用注意规范:电缆线相互交叉时,高压线应在低压线下方
电缆使用注意规范:
1、电缆线相互交叉时,高压线应在低压线下方。如果其中一条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穿管保护或用隔板隔开时,允许距离为0.25m。
2、与热力管道接近或交叉时,如有隔热措施,平行和交叉的距离分别为0.5m和0.25m。
3、津成电缆与铁路或道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道或路面2m以外。
4、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应能保证埋设在建筑物散水以外。引入建筑物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亦应超出建筑物散水以外。
5、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与一般接地装置的接地之间应相距0.25~0.5m;直接埋在地下的埋设深度,一般不应小于0.7m,并应埋在冻土层下。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