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蛋白质纤维中,甲壳素纤维燃烧时,既有纤维素纤维不熔不缩、迅速燃烧的特征,又有蛋白质纤维毛发腥臭味,且在88%甲酸溶液中煮沸能溶解;牛奶纤维纵向无鳞片(区别于羊毛),横截面接近圆形(区别于蚕丝),燃烧时有蛋白质气味(区别于棉、麻、化学纤维等非蛋白质纤维),并可用2.5% NaOH溶解30 min,纤维溶胀成冻胶状来进一步确认;大豆纤维截面呈不规则扁平状哑铃形或近似于腰圆形,并有海岛结构及细微孔隙.纵向有很明显的、不规则的沟槽和扁平海岛状的凹凸特征,用88%甲酸常温下出现膨胀现象即可确认。
甲壳素生产工艺
1、原料。虾或蟹壳,用水洗净。如短期内不加工需要贮藏时,必须洗净晒干后贮藏;
2、浸酸。将净壳浸于6%~8%的稀盐酸内(壳与稀盐酸的比例为1:1.5)拌匀,壳不得露出。经过28~48小时,气泡不再产生时,壳软化,说明碳酸钙已全部溶解。用清水反复清洗(以除去壳内杂质)当pH试纸测定的洗水呈中性时,表明清洗完成;
3、浸碱煮。将酸处理后的软壳放人锅内加入清水和8%~10%的,煮沸约1.5小时,甲壳素纤维性能,使蛋白质、脂肪完全溶解,然后用水洗,直到洗水呈中性;
4、氧化脱色。将上述酸碱处理的壳,加水并加入适量溶液,甲壳素纤维生产厂家,除去色素,然后用水洗净;
5、晒干。将脱色后的虾壳或蟹壳,压去水分,摊开晒干。即成不溶性甲壳素;
6、脱乙酰基。将不溶性甲壳素置于夹层锅内,加入40%溶液,拌匀,在60~65℃温度下保持24小时,并定时搅拌。当壳在1%冰醋酸溶解中能溶解时,甲壳素纤维面膜,说明脱乙酰基已完成。取出用水洗呈中性,晒干后,得可溶性甲壳素(或称壳聚糖)。
甲壳素在体内的生物合成,与其他多糖一样,甲壳素纤维,是一个想到相当复杂的生***学过程,在乙酰CoA的存在下,磷酸氨基葡萄糖转移酶催化6-磷酸氨基葡萄糖合成6-磷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与甲壳素合成酶共存的还有甲壳素脱乙酰酶,在甲壳素的合成过程中同时发生着N-脱乙酰基的过程,因此,合成出来的甲壳素,其分子链的糖单元不是100%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还有一部分是氨基葡萄糖,也就是说,生物合成不只是生成甲壳素,也生成少量的壳聚糖。在自然界中,非但存在着大量的甲壳素,也还存在着一些壳聚糖。甲壳素是白色或灰白色无定形、半透明固体、分子量因原料不同而有数十万至数百万,不溶于水、稀酸、稀碱、浓碱、一般,可溶于浓的盐酸、***、磷酸和无水甲酸,但同时主链发生降解。甲壳素和它的衍生物壳聚糖,具有一定的流延性及成丝性,都是很好的成纤材料,选择适当的纺丝条件,通过常规的湿纺工艺可制的具有较高强度和伸长率的甲壳素纤维。在壳聚糖大分子结构中由于含有大量的氨基,其溶解性能和生物活性高。甲壳素纤维具有以下特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