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为什么一定要学国象?来自映美杯中国国际象棋联赛00:0006:26
文字:阿拉丁
下棋如同人生,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放弃自己,就是在承认自己毫无力量。
可是,怎会毫无力量呢?下棋就是要让你明白人生的力量在哪里。
孩子有时候会问我:爸爸,我为什么要学习国际象棋呢?
其实,学习国象的目的,根本不在于比赛本身,比赛的结果只不过,是用来检验你棋力的好坏,无足轻重。
我更想让你懂得的是,下棋的力量。
国际象棋就像人生。
我们有的时候能选择做白方还是黑方,如果你选择白方,那么你就握有生命的主动权,黑方就是你生命中的各种挑战。
如果你刚好有点被动,没得选择,不小心做了黑方也没有关系。
一开始我们就拥有所有的棋子。
随着你的成长,你人生的棋盘也在发生着变化,你也面临着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困难和挫折,只有不断移动自己的棋子、走出自己的阵地才能与那些困难做斗争。
也因为只有越移动,才越会有能战胜困难的可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失去一些东西。
决定我们胜负的关键不在于子力的优势,刚开始学棋的你,对吃掉的棋子算分,是你乐此不疲的事情,可是,很多棋局告诉我们,子力占优,仅仅只是暂时的状态而已,你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决定我们胜负的关键也不在于位置的优势,刚开始学棋的你,会被你的老师教导,要抢占中心,这样做并没有错,但凡事都是相对的,有时候位置占优,却败给了先手还是后手。
看一盘棋,白方黑方谁胜谁负,除了观察全局以外,重要的就是:要看谁是先手,极有可能,先手的一方子力、位置统统处于劣势,但奈何其先发制人,招招致命,战胜了后手。
所以,孩子,学棋是想告诉你坚持的力量,不管你是白方还是黑方,只要你牢牢把握住你当下先手的优势,轮到你下棋时,谨慎认真,多观察多思考,不要轻言放弃,哪怕一切都不占优势,只要你肯想,办法总比困难多,你会绝处逢生,扫清那些你看似不可能战胜的困难。在送孩子到棋班或者带孩子去比赛的时候,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充充电,很多培训班都陈列有相关的书籍、画册或者杂志。
如果你终还是因为实力不济,没能赢,也没关系,至少我们坚持到后,不被彻底将死,认输,因为不到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结果会如何。
所以,孩子,学棋是为了让你明白心态的力量,积极主动迎难而上,比消极被动恐惧退缩要强上千万倍,不要太过于计较一时的吃子、暂时的优势、而要放眼大局,即使棋艺不尽如人意,也要把姿态做到棒。
因为我相信你,一定会具备一种人生必须的力量,那就是:不气馁,如果一败涂地也没关系,屡败屡战,你会马上从头开始。
孩子,马上又有比赛了,爸爸给你报名,真的只是想磨砺你的意志,对你的成绩不做任何要求,只要你认真对待比赛,跟我们分享你的感受,就足矣。
希望在比赛结束后,依旧看到你那欢呼雀跃的脸庞,从未因胜负而改变的积极心态,那就真的是棒极了!
我想,以上就是学棋所能获取的人生力量吧...
3从波尔加实验到波尔加现象
20多年后,这场从出生就开始的实验,逐渐看出了分晓。实践证明,经过严格训练的波尔加三姐妹,都在棋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姐妹仨自出道以来,频繁参加男子比赛,并屡屡夺冠。
大女儿苏珊·拉斯洛在童年时,就是匈牙利国际象棋有史以来有名的神童。1996年,苏珊·波尔加打入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国军赛,成为国际象棋有史以来第八位女子世界。
10岁时就参加了匈牙利***国际象棋比赛,并且成为***大师;11岁赢得男子比赛的;12岁获得捷克斯洛伐克公开赛的第四名;15岁拿到了男子国际大师的标准分;17岁获得了参加男子世界赛区际赛的资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二女儿索菲亚在7岁时就获得了匈牙利11岁组的男子,9岁时夺得了14岁组的男子世界。
在三位女儿中,成绩为出色的当属小女儿朱迪特,她被公认为20世纪至21世纪初世界强的女棋手,并在1992年2月被国际棋联授予“国际象棋大师”的称号,成为年轻的国际象棋大师。
不仅如此,朱迪特的国际象棋等级分从1989年至2014年宣布退役期间,持续排名女子世界首位长达25年,并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波尔加三姐妹被英国卫报报道
图片来源:卫报
“波尔加实验”前后坚持了差不多30年。如今波尔加家已经安居乐业,他们通过多年的奋斗,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大姐苏珊1994年和以色列电脑工程师雅各布·舒兹曼结婚,定居纽约。1997年苏珊和丈夫合作撰写了她的传记《游戏中的皇后》,并开办“苏珊·波尔加国际象棋中心”,在美国普及国际象棋。她表示自己也要生三个小孩,继续父亲的教育实验。
??苏珊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二女儿索菲亚在1999年嫁给一位以色列、国际象棋大师约纳·科萨什维里,在婚后入读特拉维夫大学,逐渐淡出棋坛。
朱迪在2000年结婚,婚后仍然活跃在棋坛上,下棋永远是她的乐趣。
近两年来她的棋风有所改变,在凌厉中多了一点稳健,令棋坛高手更难对付。同时,她也在积极推动国际象棋教育事业,在匈牙利大力推进国际象棋进学校,目前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教育体系。
棋后谢军:怕输你就学不好!
中国首位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guan军jun谢军近日来到深圳,参加第54期“深圳教育论坛”,并做了《国际象棋与素质教育》的主题分享。
作为福田区的体育推广大使,中国首位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guan军jun谢军近年来多次来到深圳,推动国际象棋进校园。
国际象棋在深圳经过30年的发展,在青少年群体中涌现了数量众多的优you秀xiu棋手。很多孩子从***园就开始学习国际象棋,不过半途而废的也多不胜数,谢军说,学棋就是在输赢之间行走,不要轻言放弃,必能受益终生!
智慧的体操
谢军说,棋艺和教育息息相关。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学棋的孩子都能成长为优you秀xiu的棋手,但这种思维训练对他的学习和快乐成长很有帮助。
“一般讲,四五岁的孩子具备了理解棋艺规则的能力。下棋就是玩游戏,孩子玩得开心,自然有热情。家长只需顺其自然,悉心陪伴。”
在谢军看来,下棋是逻辑的较量,一旦学会它的逻辑找出合适的方法,它就变成好玩、用脑的智力游戏。
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感触:班里喜欢下棋的孩子学习不费劲。为什么下棋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谢军说,下棋就是一种智慧的体操,“可以加强我们的智力训练,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
“除了好玩以外,下棋还会教孩子思考,一旦这步棋走出去,脑子里会自动生成复杂的运算和评价过程,并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能力的迁移
在所有棋盘游戏中,国际象棋是一种把战略战zhan术shu和纯技术融为一体的理想游戏,棋手必须要遵循“落子无悔”的原则。在国际象棋界,谢军棋风稳健,思路敏捷,心理素质好。“在数场博弈中,下棋教会了我认真对待任何事物。”谢军说。
在某种意义上,棋盘人生对谢军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从体育界转行到教育界,曾经下棋积淀的所有东西,在教育界又塑造了一个新的谢军。对谢军来说,这种能力的迁移是下棋给她重要的收获。
这一代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太多,导致在教育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怎么教育孩子?”下棋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
谢军说,下棋能让孩子体会到“胜不骄败不馁”。很多小棋手平常训练水平很高,比赛时水平大打折扣,就是因为心态不正。
“通过比赛棋手可以收获很多,还可以把这些能力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不管输赢,只求发挥zi好hao。”
谢军说,学习也是这样,只要你潜心学习、努力去做,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同时,孩子在学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局交流,可以增加孩子社交的机会。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孩子们会很快建立起一种友谊的关系,并长时间地保持这种友谊。
在输赢间行走
小棋手经常问谢军的一个问题是:“您是怎么成为世界冠guan军jun的?”谢军总是很有感慨地回答说:“成为世界冠guan军jun的路真的很长,但每天都在努力,不知不觉时间也就过去了。”
谢军说:“我认为成功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保持兴趣,二是不怕输。”谢军还特别告诉家长们:“其实很多老师选材都有个综合评定,比如时间、年龄、周围小伙伴的状况,而孩子在输棋后的表现更是重要参考。”
“我小时候先学的是象棋,象棋不是有‘南杨北谢’的说法吗?南方是杨官璘,北方就是谢小然,我当时跟谢小然学棋,他那时70多岁了,我每次输了都拉着他说:‘爷爷,再下一盘,再下一盘。’他一直跟棋院的人说我特别好,我就很纳闷,不理解,现在我才明白那句话的意思。我们都是在失败中成长的,家长过于在乎成绩反而影响孩子的战绩,以平常心,重在参与,享受过程,才能让孩子更进一步。总之,只要坚持这两条,假以时日一定能成为好棋手。”
回首棋手经历,令谢军印象深、受益多的却是1996年的输棋。
“我一共下过五次世界冠guan军jun赛,赢了四次,1996年输了,但我特别感谢这次失利。为什么?卷土重来需要很多勇气和自信,需要放下很多幻想和包袱,学会行走在输赢之间。特别是今天的小棋手们,大家不要一输就不高兴,不下了,输棋没关系。”
现在深圳很多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学习国际象棋,谢军说,“首先是孩子要感兴趣。现在有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可能会给孩子做一些规划,其中有一些也实现了,因为毕竟投入了足够多的精力、财力等资源,碰巧这个孩子也是可塑之才,但是这并不具有代表性。也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拉斯洛·拉斯洛三个孩子的一生,并让他成为闻名于国际象棋界的“波尔加三姐妹”的父亲。在教育上要尊重孩子,量力而行。”
谢军
作为棋手,她是中国国际象棋史shi上shang第di一yi个女子世界冠guan军jun;作为学生,她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业,先后获得北外文学学士、北体体育硕士、北师大心理学博士的学xue位wei以及教育学和体育管理双料博士后。如今,谢军更喜欢以教育工作者和母亲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国际象棋着法多变,趣味横溢,是融艺术、体育、科学、智慧和灵感为一体的一种游戏。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第di一yi、太过于实用主义。
研究者曾经在印度农村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提供了一堆五颜六色的杂志,让家长从中剪出一些图片,然后拼贴在一起,以表现他们对教育的想法,以及教育能够给他们的孩子带来什么。
结果,家长们完成的拼贴画大同小异: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黄金钻石首饰,还有各种名车的模型。来自贫穷家庭的家长们,似乎总将教育看成一种让自己孩子获取大量财富的方式。
他们对于任何的东西,都要考虑“有没有用”,而且,是按照他们的思维模式的“有没有用”。
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世界上其实绝大多数***,都至少提供了免费的六年义务教育。但是,越是贫穷的地方,家长默许的、孩子主动辍学的情况越是严重。在他们看来,教育就是用来找工作的一门技术。于是,当这个技术不能够用来找工作的话,就不用去学了。
但是,用这种极其实用的思维来看待教育的话,即便他们的孩子上了大学,也学到了技术,找到了工作,往往也会因为“技术的过时和淘汰”——那几乎是必然的——而再次面临着失去工作,重新回到贫困的局面。
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些40岁左右的中年人,因为技能上的落伍而失业。由于没有继续学习,断层太多,重新学一门新的手艺,为时已晚。这个年龄去从事体力工作也没有了可能。就像那个在高速公路上当了十几年收费员的大姐的哭诉:我什么也干不了了!
很多家长还停留在“养儿防老”的思想境界,认为生了孩子就是要看孩子长大后会回报给他们多少钱。他们经常用来逗孩子的话语,就是“我现在对你这么好,你以后有钱了,要不要给我买房子呀,要不要给我钱花呀?”
一旦孩子顺着他的话说,就会夸孩子“懂事,孝顺”,否则的话,就会骂孩子“没良心”。
他们对于教育,也是如此,要看投入产出比。哪个学校就业好,哪个******多,这才是他们对教育的z高标准。但是,抱着这样的穷人思维的人,往往是后在教育上吃亏的人。
所以,你会看到,越是终身学习的人,把教育当作人生的一部分的人,会越来越富有,而把教育当作手段,当作敲门砖,当作垫脚石的人,会越来越贫穷。
第二、不相信简单而美好的东西。
“穷人常常拒绝我们为其想出的计划,因为他们不相信这些计划会有什么效果”。
在非洲,因为疟nue疾ji肆nue,每年大约有100万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是儿童。有一种经过杀sha虫chong剂ji处理的蚊帐,10美元一个,可以有效使用五年。但是,就算是免费发放给他们,真正的使用效率也并不高。
痢疾的治zhi疗,早就有了极其简单而廉价的,如用开水、糖和盐混合的口服补液。但是,在印度,根据联合国儿基会的资料,在5岁以下的痢者中,只有三分之一服用了口服补液,印度还是每年有150万儿童死于痢疾。
原因呢,就是大多数母亲都不相信口服补液可以治zhi病bing,他们想得到自己认为能够治zhi病bing的药——抗kang生素和静脉***。医务工作者每年都会看到很多儿童因此而,但他们却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防止疟nue疾ji的专用蚊帐
就像很多印度和中国的很多农村,一旦发烧就要去***打抗kang生素、输液一样。当医生告诉他们,有很多的症状,其实只要回家休息就可以了。但是,他们如果不***,就坚决认为医生是在欺骗他们。
于是,他们会打更多的针,吃更多的药,买昂贵的保bao健品,会相信很多的偏方,而不愿意相信,很多能够解决他们迫切问题的途径,其实是简单而美好的。
同样的,在教育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天价的学xue位房,十几万几十万一平米,他们趋之若鹜;一节课几百元的奥数培训班,他们连夜去排队报名;一天学会书法的广告,总是能够吸引他们……
实际上,他们只要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多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聊聊天,就可以取得比学xue位房培训班有效得多的多的教育效果,可是,他们却偏偏宁愿相信那些“摸得着、看得见、花了钱、费了事”的教育方式。
第三:只注重眼前看得见的东西。
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虽然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穷人的思维”模式上。
经济学家加里·贝克说:拥有财富可以激励人们投入时间,变得更有耐心。其言外之意就是,贫穷会永yong久地腐蚀人的耐心。
储蓄太漫长,放弃;教育太漫长,放弃;健康太漫长了,放弃;改变太漫长了,全部都放弃。
我们眼中穷人的世界,常常是一片失去机遇的土地。我们会好奇,为什么他们不把那些买烟yan草cao酒精垃圾食品的钱攒下来,将钱投入到真正使他们过得更好的地方?
然而,穷人会更加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他们的行为常常反映出这样一种想法: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要花很长的时间。而他们只关注当前,得过且过,而不关心未来会发生什么,哪怕是美好的事情。
很多穷困的家庭,常常把钱花在昂贵的治zhi疗上,而不是廉价的预防上——因为预防这件事,太长远了。七、建立下棋从容的节奏尽量教会孩子在对局任何阶段都要好好利用时间。而且,更为奇特的是,当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又会选择超出正常的昂贵的治zhi疗上,比如购买没有治z疗liao效xiao果的各种保bao健品上。
教育上的急功近利,我想,在中国算是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了吧。
每次,我看到家长对幼升小着急,孩子为小升初掉层皮,为丢掉半条命——可以说,从孩子还在娘胎里的时候,父母已经把孩子的成长精jing确que地划分为每一个阶段了。
然后呢,家长们就开始根据这个时间表,做一件事,就是“倒计时”!为了达到阶段性的目标,其他的都可以舍弃。
在这里,我就不展开说了。
总之,我在任何的场合,学校的家长会上,孩子们的社区活动中,更不用说各种培训班和兴趣班上,还有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候……我就没有见过几个淡定从容的家长,大家都跟拼命似的争夺每一个小小的目标。
对此,我有一个总的判断标准:对长远有好处的,不要怕短期内的坏成绩。
举个例子,比如孩子爱画画,如果很早就学了素描,当然可以快一点出成绩,但是,也会束缚孩子的艺术感觉,甚至,因为过于刻板和枯燥而丧失了画画的兴趣。那么,还不如先放弃掉短期内的成绩,看人家孩子画得好也不要羡慕,至少,你的孩子一直都还保持着画画的乐趣。姐姐的“榜样作用”,加上强烈的好奇心和尽快进到那个房间的渴望,朱迪特和索菲亚几乎同时开始学下国际象棋。那么,至于孩子以后是否主动要求学习更多的画画技艺,让孩子自己来把握就好了。
家长的眼光要放长远,格局要大,毕竟,一个人的幸福,是童年的种子决定的——每个阶段为了长得快,化肥施得太多,会出问题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