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室RTO工作原理
在开工时先将新鲜空气代替有机废气,借燃烧器将蓄热室加热到一定温度。由于蓄热体具有极高的储热性能,所以从一个冷的RTO加热到一定高的温度,并且还要达到正常温度分布,需要一定的时间。
正常工作时,其中一个蓄热室已在前一个操作循环中存储了热量,有机废气首先从底部进入该蓄热室,废气通过蓄热体床层被预热到接近燃烧时温度,而蓄热体同时逐渐被冷却。
预热后的废气进入顶部燃烧室,在燃烧室中有机物被氧化后,即作为高温净化气进入另一个蓄热室;此时,净化气的热量传给蓄热体,蓄热体床层逐渐被加热,而净化气则被冷却后排出。当被冷却的蓄热体冷却到尚可允许的温度水平时,就应切换气流的方向,即完成个循环。
切换流向后,有机废气进入已被加热过的蓄热室,反应后的净化气则将热量传给上一循环被冷却的蓄热室,如上所述,完成第二个循环。
RTO蓄热式焚烧炉
排放自工艺含VOCs的废气进入双槽RTO,三向切换风阀(POPPET VALVE)将此废气导入RTO的蓄热槽(Energy Recovery Chamber)而预热此废气,含污染的废气被蓄热陶块渐渐地加热后进入燃烧室(Combustion Chamber),VOCs在燃烧室被氧化而放出热能于第二蓄热槽中之陶块,用以减少辅助燃料的消耗. 陶块被加热,燃烧氧化后的干净气体逐渐降低温度, 因此出口温度略高于RTO入口温度. 三向切换风阀切换改变RTO出口/入口温度. 如果VOCs浓度够高,所放出的热能足够时, RTO即不需燃料. 例如RTO热回收效率为95%时,RTO出口仅较入口温度高25℃而已。
RTO正常运行时,废气的进气和排气通过阀门切换来完成。
个工作周期中,废气自下而上经A蓄热室升温,然后进入燃烧室氧化放热;氧化放热结束后,自上而下通过B蓄热室,与蓄热室内的填料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B蓄热室,再经过工艺管路进入烟囱排放;此时C蓄热室处于吹扫状态,用吹扫风机将蓄热室(含集气室)中的滞留废气吹入燃烧室氧化处理,防止因蓄热室的切换过程影响废气处理效率。
第2个工作周期中,A蓄热室处于吹扫状态,废气自下而上进入B蓄热室,与已吸收热量的填料进行换热后,进入燃烧室氧化放热,再自上而下通过C蓄热室,并将热量传递给C蓄热室后,进入烟囱。
第3个工作周期中,B蓄热室处于吹扫状态,废气由C蓄热室进入,氧化放热后,通过A蓄热室进入烟囱,完成了RTO装置运行的1个大周期,如此交替运行。当烟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干馏、熔融、黏结、固化、收缩等阶段,终得到焦炭,这个过程称为炼焦。
炼焦过程产生的荒煤气经过回收和精制可以得到多种芳香烃和杂环化合物等基本化学原料,同时产生的焦炉煤气是高热值燃料,可以用来发电或供应城市煤气。
因此,本项目以能源利用为目的,采用焦炉煤气代替辅助燃料,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焦炉煤气利用率,同时能够满足RTO装置正常运行时的燃料需求。该装置主要由燃烧室、蓄热室(含集气室)及切换阀门组成。
蓄热氧化技术RTO(RegenerativeThermal Oxidizer,简称RTO)把有机废气加热到760℃以上,使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在燃烧室中氧化分解成CO2和H2O。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的陶瓷蓄热体,使陶瓷体升温而“蓄热”,下个过程是废气从已经“蓄热”的陶瓷经过,将陶瓷的热量传递给废气,有机废气通过陶瓷作为换热器载体,反复进行热交换,从而节省废气升温的燃料消耗,降低运行成本,热回收达95%。在中高浓度的条件下,RTO可以对外输出余热,通过蒸汽、热风、热水等形式加以利用,在满足环保目标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