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环受力状况是怎样的?
分析密封环的受力状况,目的是分析密封环在工作状态下受力的种类、方向和大小,在此基础上计算端面比压。密封环的受力状况与密封结构有关。现以一个普通的机械密封动环为例进行受力分析。动环受的力有弹簧力F、介质压力F和液膜压力F此外还有密封圈的摩擦阻力R。在这些力中,弹簧力F和质压力ア,方向一致,力图使密封面闭合,称为闭合力。液膜压力F。力图使密封面分开称为开启力。摩擦阻力R通过试验证实该力很小,故予以忽略。
而吸收了热量的冷凝物被导入到脱气器喂料管路。(b)迷宫式给油 –氢气是通过转子两端的迷宫式密封被密封在
发电机里面。通过一个抽吸封闭回路供油给转子上的迷宫式油封时其压力比氢气稍微高一些。所有的水都含有杂质。降雨经过空气集中了少量的氧气,二氧化碳和其它工业排放物质。接触到地面的雨水溶解了更多的杂质,后当雨水融入河流时,便顺路携带了地面排水,街道排水,污水和工业废水。由于这样一个过程,在所谓的‘水’中含
有很多的污染物。所有的这些杂质都会引起问题,如污水处理厂的树脂,锅炉里形成的污垢,冷却系统中的腐蚀现象等。如果锅炉里形成污垢将大大降低锅炉的效率,因为污垢的导热性能极差。水的腐蚀性取决于存在的杂质。用于建造发电站的材料都很容易受到溶解酸、氧气和盐的攻击。在存在腐蚀的情况下,金属会变薄,金属部件出现蚀
孔和穿孔,从而进一步加剧水的污染。水中的硅酸含量很重要,因为它会在涡轮中沉淀。对水的软化和消电离作用在离子交换器中进行,使可能会造成问题的活性离子被转换成非活性离子。首先从钻孔中抽取水,留经沉淀池,然后被抽吸到高水位的蓄水池,以自流的方式供应给两个离子交换器,先到阳离子交换池,再到阴离子交换池。
膜压系数受哪些因素影响?
1)密封面几何尺寸的影响。有人用入=2r2「计算膜3(r2 r1)压系数,由于没有考虑主要因素(介质性质)的影响,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仅适用于中等黏度的介质。但该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几何尺寸对膜压系数是有影响的。
2)密封结构的影响。前一节谈的膜压系数值,只是对内流式而言,在泄漏方向和离心力方向相同的外流式密封中,膜压系数将要增大。例如,对中等黏度的介质A=0.7。
泵体:泵体尺寸足够承压及耐磨,材料采用2605N,可焊,蜗舌部分特殊耐磨处理,流道切线出口,泵体设臵底脚支承方式。 耐磨板:该零件装在泵体与进口之间,300S-12A机械密封,材料为Cr30A,此种材料 具有优良的抗磨蚀及耐冲蚀
综合性能,由此而延长了泵体和叶轮的使用寿命。脱硫泵是具有耐腐蚀性能的泵,主要用于具有腐蚀性液体的输送。那具体来说,350S-125A机械密封,它能应用在哪些领域呢?1、***磷肥业:稀酸、母液、污水、海水、含硅胶的,磷酸料浆等介质的输送。2、有色金属冶炼业:特别适用于铅、锌、金、银、铜、锰、钴、稀土等湿法冶炼的各种酸液,腐
蚀性矿浆,料浆电解液,污水等介质输送。3、化工及其它企业:各种***、盐酸、碱性、油类的清液或料浆岗位。钛、铁生产,各种染料、颜料生产,非金属矿产加工等行业。4、氯碱业:盐酸、液碱、电解液等。5、水处理业:纯水、高纯水、污水(皮革污水、电镀污水、电子污水、造纸污水、纺织污水、食品污水、生活污水
等。6、钢铁企业:酸洗系统的***、盐酸岗位、带杂质的污水。7、湿式﹨半干式脱硫循环泵:能同时适用碱性、酸性、腐蚀性岗位。8、煤炭工业、煤化工中的腐蚀性液体、煤浆的输送;洗选煤配用泵。
常用的粘结剂有钻和银两种。6%错基碳化钨使用范围广;镍基碳化钨由于耐腐蚀性有所改进,在石油化工工业中用得比钴基更普遍。同时使用碳化钨的主密封环和配环,在石油炼制、矿业和非腐蚀性工艺用途中使用较广。机械密封中不含粘结剂的碳化钨是耐腐蚀硬质合金的主流。
统计结果表明,在保证辅助系统正常工作和泵稳定运转的情况下,高温油泵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可达一年以上。但是,随着对现代工业生产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管型机械密封及辅助系统的使用性能己不能满足要求,暴露出的主要间题有:①采用现有的机械密封及其辅助系统,在高温油泵的
运行过程中,变工况操作时有发生。泵抽空、误操作、人为流量调节等都使机械密封处于变工况条件下。.当被密封介质的压力产生剧烈波动时,可引起摩擦副的相互冲击,造成端面损伤,从而影响密封效果;如果密封腔操作压力波动并瞬间成负压,波纹管收缩而不能及时***,动、静环摩擦副间形成的油膜密封被***从而造成突发性泄漏
失效。②工作介质温度很高,350S-125B机械密封,再加上密封摩擦副端面的摩擦热,一旦冲洗系统发生故障,使得端面温度急剧升高,造成端面液膜汽化导致干摩擦,短时间内可使密封失效;其次,高温还可使石墨环性能下降,严重时可将浸渍剂熔化;再次,当动、静环材料取碳化钨一石墨配对时,莆田机械密封,高温还可使石墨环(静环)表面产生环状沟纹,碳化钨(动环
)也易脱落;后,高温下摩擦副热变形较大,使端面摩擦状态发生变化。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