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调偏法驱动滚筒与换向滚筒的调整
滚筒调偏法
驱动滚筒与换向滚筒的调整是皮带机跑偏调整的重要环节。所有滚筒的安装位臵必须垂直于皮带机的中心线, 若偏斜过大必然发生跑偏。其调整方法与调整托辊组类似。对于换向滚筒如胶带向滚筒的右侧跑偏,则右侧的轴承座应当向前移动,胶带向滚筒的左侧跑偏, 则左侧的轴承座应当向前移动, 相对应的也可将右侧轴承座后移。调整方法见图若换向滚筒前安装托带托辊(或托带滚筒) ,可将左侧的托带托辊(或托带滚筒)向前移动,相对应的也可将右侧的托带托辊(或托带滚筒)向后移,直至胶带达到理想状态。
校正滚筒调偏法滚筒外表面加工误差、磨损不均或滚筒
校正滚筒调偏法滚筒外表面加工误差、磨损不均或滚筒外表面粘煤及其他附着物,造成直径大小不一,胶带会向直径较大的一侧跑偏。即所谓的“跑大不跑小” 。对于这种情况,解决的方法就是更换滚筒或清理干净滚筒表面粘煤及其他附着物, 消除跑偏。货载落点校正法转载点处货载落点位臵不正,造成胶带跑偏。转载点处货载的落料位臵点对胶带的跑偏有非常大的影响, 尤其在转载机与皮带机搭接处。如果货载偏到右侧,则胶带向左侧跑偏,反之亦然。为减少或避免胶带跑偏,可增加挡料板阻挡物料,改变货载的下落方向和位臵,使货载尽可能的落在胶带中间位臵。
滚筒中心间距T≤1/3L,实践经验中一般取(1/4~1/5)
为确保货物的平稳输送,在任意时刻,至少要有3支以上的滚筒对货物进行支撑,即滚筒中心间距T≤1/3L,实践经验中一般取(1/4~1/5)L。对于柔性大的细长货物,还需考虑货物的挠度:货物在一个辊筒间距上的挠度应小于辊筒间距的1/500,否则会极大地增加运行阻力;同时还需要确认每支辊筒的承载不能超过其静载荷(该载荷是指无冲击下的均布载荷,如存在集中载荷,还需要加大安全系数)。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