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的耐腐蚀性是碳钢的8倍,铝合金的4倍,更是塑料的10倍以上,防腐能力是合金中者。常用的镁合金具有不可燃性,尤其是使用在汽机车零部件以及建筑材料上,可以避免瞬间的燃烧。镁在地壳中的储量居第8位,大部分的镁原料自海水中提炼,所以它的资源是稳定充分的。
材料特性:轻量化的结构、刚性高且耐冲击、优良的耐腐蚀性、良好的热传导性和电磁遮蔽、良好的不可燃性、耐热性较差、易回收。
典型用途: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移动通讯、冶金等领域。
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为了适应耐磨耐高温、耐酸碱腐蚀和高强度、高硬度等特殊要求,人们需要不断开发各种特殊合金材料以满足需求,然而这些合金材料往往成本高昂,而且多数情况下,难以同时满足整体和表面的性能要求。金属材料服役时不可避免的与环境相接处,而与环境真正接触的是金属表面,如各种机械零件和工程构件,甚至体内植入材料等。当金属表面发生***或失效,将严重影响其服役效果和使用寿命。1983年英格兰伯明翰大学汤·贝尔提出表面工程的概念,利用量材料对金属基体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使金属表面得到保护和强化,解决单一材料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金属表面***强化】
表面***强化方法是用机械、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来改善材料表面的形貌、微观***结构、缺陷状态或应力状态,目的是使原来基体表面层(0.3-3 μm深度)获得如下强化***的一种或几种:1)增加表面晶体缺陷(如位错密度等),2)获得压应力状态表层,3)表面形成硬化***(如马氏体等),4)表面晶粒细化或微晶化,5)表面非晶化。这种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切削、磨削、抛光、喷丸、喷砂、超音振荡、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激光蚀刻等。另外还有部分化学处理过程也可归为表面***强化方法,比如酸、碱处理,处理以及电化学晶界腐蚀等。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应用】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以其高度的实用性和显著的优质、***、低耗等特点,在日常生活、机械制造、航天航海、交通能源、石油化工以及生物***等各个行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不仅是金属材料产品的“美容术”,也是许多产品性能的改良技术,更是***的产品制造技术。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防护性
大部分表面处理技术都对金属材料有一定的防护和强化作用,提高金属在大气、海水及化学介质中的耐蚀性能,以及在服役期的性、耐磨性和润滑性等。如生活和工程应用中铝合金阳极氧化、镀锌钢丝、五金表面镀铬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