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请牢记这7个“别”
气温逐渐降低,家中用火、用电、用气量增加,防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好相关消防安全知识,改掉不好的习惯,也能更好的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以下7条防火要点,希望一起学习传播。
防火须知7个“别”
1,别用布帘遮挡电器散热孔。
电器在摆放时需与墙壁保持一定的散热空间,当电器靠近窗帘等物品时,要注意电器的散热问题,避免阻塞散热孔。
2,别在一个插线板上同时连多个大功率电器。
插线板都有额定电流限制,家中常用的是10A,2500W的排插,使用时如果超过额定功率,其发热就会增多,劣质排插甚至导致起火。在使用时除了要注意额定功率,还要养成及时关闭电源的好习惯。
3,别在电暖器上烘烤衣物。
冬季温度过低,电暖器就成了良好的晾晒烘干工具。但是,在电暖器上直接覆盖物品,容易使电暖器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造成局部过热,或因距离太近,高温引燃覆盖物品。
4,别长时间开电热毯。
电热毯在寒冷的冬天能给人带来温暖,正确使用,才能确保安全。使用电热毯可以在睡觉前半小时先打开电源预热,等足够热了就关闭电源,不要整晚都开着电热毯。
5,别长时间不拔插头。
“长期不拔电器插头,不但浪费电,还存在安全隐患。”在此,提醒业主应自觉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使用完电器后及时拔掉插头,节约用电,并确保人员、电器的安全。
6,别在楼道堆放杂物。
小区楼道不仅供业主通行,更是紧急情况下疏散逃生的通道。业主如将杂物堆放在楼道内,火情发生时,将会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如果杂物是可燃物品,火势蔓延到楼道,其燃烧产生的浓烟,势必会给人员的疏散和消防应急队员的救援带来阻碍和伤害。
7,出门前别忘关掉电路和煤气总阀门。
业主外出前要切断总电源,检查电源插座、灯头、外露的电线等。应将家用电器插头及煤气总阀关掉,这样可以避免因短路或是煤气泄漏引发火灾。
灭火器维修流程
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维修人员安全。
1、对灭火器进行外观检查,确认灭火器的规格型号以及是否属于报废范围;
2、检查灭火器的内部压力,只有在确认灭火器内部无压力时,方可拆卸;
3、对确认属于保费范围的灭火器进行报废处理;
4、对确认不属于保费范围的灭火器筒体、贮气瓶、器头和推车式灭火器的喷射软管组件逐个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对灭火器筒体进行清晰,干粉、二氧化碳及洁净气体灭火器应将筒体干燥后使用;
6、检查灭火器配件,更换密封件和已损坏的不见;
7、按灭火器相应标准和铭牌的规定进行灭火剂及驱动气再充装,并逐具检查气密性试验;
8、对维修后的灭火器进行维修出场检验,检验合格贴上维修合格证方能出厂;
家庭消防安全隐患有哪些?
缺乏消防安全常识,防火意识薄弱,如火灾发生时不会使用灭火器,不懂及时拨打报警电话,火灾中不懂得简单的火场逃生知识。
1、在装修越来越豪华的同时,大量使用可燃材料。
2、家庭生活用火不慎:如在烹调中使用的食用油,如果连续加热时间过长,当温度超过油的自燃点时,遇明火也会发生燃烧。
3、家中存放可燃物品:由于摩托车、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居民家庭,有些人为图方便,将油存放在家中而不采取安全措施,埋下了火灾隐患。
4、小火源处理不当,如有些人喜欢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特别是饮酒以后,烟未吸完,人已入睡,烟头极易烧着被褥,小孩放鞭。
5、重防盗,轻防火:如窗户上安装防盗护栏,住宅小区通道上设置栏杆,造成火灾发生时无法逃生和消防通道不畅。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